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比如1901年为辛丑年,1911年为辛亥年,1951年为辛卯年。请问在辛亥革命诞辰100周年即2011年的时候,天干地支相配应为 (  )

A.辛亥 B.甲子 C.辛丑 D.辛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漫骂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迄,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魂散不敢动。”该材料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明代宦官专权严重
B.明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达到空前的地步
C.明代刑法严酷到骇人的地步
D.明代厂卫特务的权力极大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D.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①西周分封制
②西汉“中朝”的建立
③明朝的内阁制
④清初建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 

A.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 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 》和法国1875 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  )                                                     
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选举权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匾文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②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③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④匾额彰显了该公司的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运动是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农民运动,它的纲领在口粮分配方面体现的原则是(  )

A.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平等、博爱
C.无处不均匀 D.各尽所能、按工取酬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同人,广州的府县动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   )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
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
D.颇具智慧,有利于化解纷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适合的是  (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诩“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当即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悲惨世界》     《战争与和平》    《神曲》       《老人与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英国人,想成为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
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证明“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结论的有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两个人物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俾斯麦主持政府工作,由威廉一世任命

②俾斯麦只对威廉一世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俾斯麦任期的长短,由他自己决定,威廉一世无权干涉
④俾斯麦由议会选举,与皇帝无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让你沿着下图中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正确的史实应该包括 (  )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
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
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
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2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在18世纪中叶,(  )

①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向皇帝负责
②二者都是在与王(皇)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③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后者则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实践结果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
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
②当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
③宪法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它适应了美国实际,历史的进步性是主要的
④宪法首次证明了联邦制是普遍适合所有国家的进步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也,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初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材料二与材料三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何不同?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权力的集中又容易导致专制,以近代美国政体为例,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专制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1望风而起                    图2 共和
材料二: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材料四:“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
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采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两幅宣传画分别提供了什么历史信息。
(2)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其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试据材料2、3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3)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结合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天朝田亩制度》,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4分) 请按示例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议事会成员经过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四: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律》的合称,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政治文明成果?其所示的政治文明成果的实质和意义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
(3)材料三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