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亵dú拮进pián重蹈覆zhé
B.发jiǒng商zhuó妖ráo咬文字jiáo
C.风shāo偻jù繁yǎn强不舍guō
D.然 è恣suī狡 xié尽职守gè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3分)

A.慎怒狂忘自大诓骗黎民百姓
B.嘻闹豁然贯通逞辨面面相觑
C.腻烦根深谛固旁鹜十拿九稳
D.诘难恃才放旷嗤笑无与伦比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3分)
①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          ,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自强不息 自知之明)
②新开放的人工湖海珠湖,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前往参观游玩,湖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           ,在湖上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小岛。  (别出心裁 别有用心)
③广州市海珠区的小洲村,绿树环绕,流水潺潺,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富有水乡           ,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情调  情境)

A.自强不息别出心裁情调 B.自知之明别出心裁情调
C.自知之明别有用心情境 D.自强不息别有用心情境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可以预测的将来,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指标之一。
B.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务必牢记谦虚使人进步。
C.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广州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市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提高。
D.从2011年6月1日起,我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已经基本上完全实行实名制购票的制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①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②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③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④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了下面这则消息,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十八路人,冷眼漠视,令人心寒”,请你根据这则消息的内容写出下联。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广东南海一个五金城,两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几分钟内在小悦悦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冷眼漠视。直到第十九个路人看见,跑过来,将仍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抱到了路边。这个伸出“援手”的路人名叫陈贤妹,是一位已经58岁的拾荒妇女。
上联:十八路人,冷眼漠视,令人心寒
下联: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年矣。
C.夹岸数百步,中无杂附,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E.凤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F.吏禄三百石,岁月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 《陋室铭》)
②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              。  (《〈论语〉十则》)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④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花”在诗人的笔下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李清照在《醉花阴》中用“人比黄花瘦”抒写寂寞憔悴之情;杜甫在《春望》中用“                                ”抒发感时恨别之情。
②阳春三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去欣赏《钱塘湖春行》中“                                ”的莺歌燕舞。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5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之。  (《唐雎不辱使命》)
(2) 将军身被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3) 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4)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5)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泛轻舟。  (《武陵春》)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平?”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下卜之鬼乎秦王怫
B.此教我先威众以头抢地
C.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D.得鱼腹中乃丹帛曰“陈胜王”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等去渔阳的路上“会天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直接导致了这次起义,而“天下苦秦久矣”则是他们走上起义之路的根本原因。
B.扶苏“贤”,是秦王朝的“当立者”;项燕“爱士卒”,是楚国人爱戴的将领。陈胜等自称是这两人的队伍,借此号召人民起来推翻秦二世的统治。
C.陈胜先分析当时的形势,表明起义的必要性;再分析“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阐明起义胜利的可能性,说明他对当时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D.作者叙述了陈胜等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既有“鱼腹丹书”,又有“篝火狐鸣”,既赞扬了起义者的足智多谋,也批判了当时群众的迷信愚昧。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旦日,卒中往往语。
(2)等死,死国可乎?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聊” “会”各是什么意思?  (2分)
(2)“鬓微霜,又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植物塑料的兴起
吴载
①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用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现在使用植物塑料的实用化产品已有快餐盒和农业用的地膜等。另外,部分电器产品和服装等也开始使用植物塑料,植物塑料一直被视为与环境亲和的生物分解塑料之一。所谓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塑料。
②那么,玉米、甘蔗等植物是如何造出塑料的呢?首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萃取出淀粉;接着,用酶将淀粉分解制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这样制作的聚乳酸材料十分坚硬,并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但是,聚乳酸单晶在室温下接近玻璃的性质,稍加冲击马上就会破裂。如果想作为塑料使用,还需要掺加柔顺的化合物。另外,由于聚乳酸的熔点只有170℃,作为商品,还必须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③聚乳酸塑料最大的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容易分解。在聚乳酸塑料中加上水,即可变成
容易分解的酯。把聚乳酸塑料放入堆肥中,首先通过水分和酶的分解,变成乳酸;再经被
称为需氧菌的微生物食之并代谢,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水原本就是
植物从大自然中吸收来的,所以,整体来说,它没给环境增加负担。
④用聚乳酸塑料制造的产品具体有什么价值呢?首先,这些塑料来自植物,作为材料
来源,它优于石油化工塑料。其次,植物能够通过种植获得,所以聚乳酸塑料可说是再生
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另外,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
中分解,都不会增加环境负担。现在世界生产石油化工塑料的年产量是1.5亿吨。如果用聚乳酸制造塑料,这就减少了石油或天然气的消耗,这对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现状,无疑是
一个最大的福音。
⑤除了日常用品中的广泛适用外,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主要是用来制作医用骨钉。以前治疗骨折等骨科疾病使用的是不锈钢骨钉,病人必须经过两次手术才能治愈,即第一次手术用钢钉把骨折复位固定,待骨头长好后,再动第二次手术,把钢钉取出。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只需一次手术植入骨钉,病愈的同时,骨钉也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植物塑料生物分解性质的典范。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项是    (3分)

A.植物淀粉经过分解、发酵、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十分坚硬,有极高的透明度,可直接作为塑料使用。
B.目前,聚乳酸塑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器、月陨、医学等领域,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
C.聚乳酸塑料与石油化工塑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在材料来源和环境负担方面优于石油化工塑料。
D.聚乳酸植物塑料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材料。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予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予,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劓艮“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已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节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项是    (3分)

A.实实在在地栽种竹子,把竹叶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以了解竹子的性质和生长过程,这才是真正的“积极探测”。
B.作者是—个著名的科学家,他认为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险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作者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埋头读书对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毫无帮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由于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考试成绩非常突出,但在研究工作中的决断能力、动手能力大很低。

.结合选文,回答以下问题。  (7分)
(1)作者在第五段中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他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我/f]怎样做才能“使得实验精十慎正变成中国文化的—部分”?请分点概括。(4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清兵卫与葫芦
[日本]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近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了。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日本艺人)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会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予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挟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咸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舶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在这儿,清兵卫又被骂了“没出息的孩子!”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工,叫他去扔了。校工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予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工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工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工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了: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工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工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工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 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十良救员和怨恨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节选自腑兵卫与葫芦》,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概括选文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6分)
购买葫芦——  ①  ——   ②   ——    ③    ——改变爱好
.选文中的清兵卫是—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出两个特点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6分)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个—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文章结尾写“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分)
.选出与本文作者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    (2分)   

A.泰戈尔 B.莫泊桑 C.星新一 D.契诃夫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共60分)
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意外”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稍旨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