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09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沦
B.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用观察外观的方法区别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B.食盐和纯碱——滴加食醋
C.天然气和一氧化碳——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鉴别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O2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
C.用闻气味法鉴别酒精和白醋
D.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少量饮用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B.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直接过滤的方法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D.检验某井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肥皂水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C.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把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区分出来,简述操作过程。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鸡蛋壳的成分里含有碳酸盐,小红和小娟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实验装置如图 

⑵实验方案见下表,请你帮助她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向装有鸡蛋壳的A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
试管A里有大量气泡产生
试管B中的溶液变浑浊
①试剂X是________(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选择);
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B试管中溶液是________。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鉴定实验室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试剂,某同学开展如下实验,步骤1: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溶液的pH为2;步骤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步骤3: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步骤1中错误的操作是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该试剂为          溶液。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___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2)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湖州)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 ( OH )2 CO3 ] ,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 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 中加热。
( l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2 ) A 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人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 3 ) 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        
( 4 ) 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H4Cl、NH4NO3、Na2CO3、CuSO4、NaOH和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定其成分,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固体粉末有刺激性气味。②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③取适量上述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往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
④取适量上述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回答以下问题:
⑴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写出两种)。
⑵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1)除去O2中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2)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是             
(3)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         (填“大”或“小”)。

来源:2009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