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山东]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表明

A.哲学与人类同时产生的
B.哲学是在人们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C.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课堂上老师让你写一份关于《哲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哲学》的小论文,你可以从中选取的论点是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哲学是人生道路上前行的明灯
④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是人聪明的学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苦中作乐”是中国人的一种幸福哲学。正是这种哲学,支撑着中国人一代又一代顽强地生存着、繁衍着。这表明
①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家
③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真正哲学为人类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们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之前,我一直因为没有鞋而抱怨”这些富含哲理的语言往往能够给我们的生活以启迪。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幸福生活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
③只有学习哲学,生活才有意义
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中国哲学论坛”于12月8日至9日在海口举行,论坛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对“哲学创新与当代中国发展”进行深层探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指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据此回答8-9题。
下列与赫拉克利特观点相一致的是

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B.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C.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D.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对于上述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将原子归结为世界的本原 B.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C.没有看到世界本原的物质性 D.具有机械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倾向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1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中国10来年的不断跨越向我们揭示了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意识的变化是毫无规律的
C.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D.世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入冬以来,我国大范围遭遇大雾雨雪降温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生产和农业。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体现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
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2011年12月8日《新京报》,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C.人类意识决定规律作用的发挥
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把握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消费日报》携手互动百科公布2011年7月互联网十大消费热词。“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姚明”、“达芬奇的眼泪”等赫然在榜。消费热词的出现向我们揭示了

A.意识是一种脱离物质的主观思维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如实反映
D.意识活动具有鲜明的客观实在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主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客观实在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①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
③意识作用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④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反映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主观符合客观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1月26日23时2分,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随后顺利进入飞往火星的轨道,进一步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2月10日,在大型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等各种设备的帮助下,美国西部海岸、澳大利亚和亚洲大部分国家的民众,体验了罕见的天文奇观,观测到了完整的月全食。这进一步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要求,卫生部于2011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座谈会,各省(区、市)卫生厅局负责同志根据近年各地探索,结合县级医院工作实际,围绕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试点意见》的有关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结合各地实际是因为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与谬误相互包含
C.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秋冬之交,中国发射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为举世瞩目的两颗“明星”。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7月6日—7日,“2011年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工作会议暨学部‘十二五’战略规划研讨会”在中央戏剧学院顺利举行。教育部制定未来三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八项计划,将投资20亿元对八项计划实施予以支持。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为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调强明年经济基调将会延续今年的基调,“稳”字当头。不过,“稳”字头顶是一把刀,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并不是特别明朗。在此背景之下,从实际出发,中央经济基调不适合过度求变,将是求“稳”为主。之前人大财经委主任尹中卿建议把明年政策基调定为 “稳物价、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着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着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说明明年经济“稳”字当头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依托资源优势,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农业方面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在全区率先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坚持不懈地减少农牧民、转移农牧民、致富农牧民,生态建设摆脱了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困扰,创造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的多赢局面。鄂尔多斯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2011年国家统计局的测评结果中,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市第28位。
(1)鄂尔多斯市的发展是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
(2)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市跻身全国百强市第28位的原因。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2年“国考”共计招录约18000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其中,地市县区这类基层职位将招录13000人,占总计划的73%,其中三分之二的职位面向应届毕业生。从这一数字,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向下”的政策引导。“向下”政策的引导,体现了国考更加重基层,重实践的招录趋势。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经济、调结构”仍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七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直至十七届五中全会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作出了具体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国考”重实践招录的合理性。
(2)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所蕴涵的哲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一)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