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

A.氢元素 B.氧元素 C.氮元素 D.碳元素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往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

A.0个 B.1个 C.2个 D.14个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有几项是正确的是(  )
① 酶都是蛋白质 ②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③ 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④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是 (   )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蛋白质和糖类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变化与此无关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能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含量与氧供给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    )

A.在荒漠中生长的植物 B.在森林中生长的植物
C.大型湖泊的岸边植物 D.在农田中的农作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
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 mol氧气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无关变量和无关变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某有面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 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曲线(pH适宜)正确的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    )

A.形成二氧化碳时 B.形成[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丙酮酸时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能运用的原理是(   )。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分布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可以说明DNA和RNA的分布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杨树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

A.1种、2种 B.8种、8种 C.4种、4种 D.5种、8种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酶促反应,甲、乙、丙、丁中属于酶的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 B.2:1 C.3:1 D.1:3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呈透明的胶质状态
B.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

A.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B.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C.细胞器种类齐全 D.有线粒体提供能量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A.①②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⑥⑨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⑨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均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3)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和[    ]            
(4)[    ]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5)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              
(6)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7)如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分泌物的加工、运输和分泌关系密切的膜性细胞器有                     (填序号)。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据图回答:

(1) A和C的相同点:①从方向上,都是从____________        一侧到____________一侧。
②从动力上,均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           
(2)B             和C的相同点表现在                   ,与C相比,B独特的特点是:
                                    ;②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4)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是成分                 ,膜上的       与细胞的识别
有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其功能特性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问题:

(1)图中X是          ,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Z是          。Z与Y在组成单位上的区别是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填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6)如果有M个P形成3条链的Ⅳ,Ⅳ的分子量至少减少了              .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B:           C: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