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4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包括溶液的酸碱度)
下列为常见水果的pH,呈碱性的是( ▲ )
A.柿子pH=8.5 | B.菠萝pH=5.1 | C.苹果pH=4.1 | D.杨梅pH=2.5 |
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pH 种类 |
6.5-7.0 |
6.0~6.5 |
4.5-6.0 |
3.0-4.5 |
溪红点鲑 |
√ |
√ |
— |
— |
小口黑鲈 |
√ |
√ |
— |
— |
黑头呆鱼 |
√ |
— |
— |
— |
牛蛙胚胎 |
√ |
√ |
√ |
— |
小龙虾 |
√ |
√ |
—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
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 B. | 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
C. |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 D. | 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6.6-7.1) | B.血液(pH:7.35-7.45) |
C.胆汁(pH:6.8-7.4) | D.胃酸(pH:0.8-1.5) |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
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10%KOH | B.20%KOH | C.10%HCI | D.20%HCl |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 |
B |
C |
D |
体液 |
唾液 |
血液 |
胆汁 |
胃液 |
pH范围 |
6.6~7.1 |
7.35~7.45 |
6.8~7.4 |
0.8~1.5 |
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其新鲜度的变化情况为( )
A.越来越新鲜 | B.趋向腐败变质 | C.没有发生变化 | D.无法判断 |
在A+B→盐+水的反应中,A、B分别是
A.硫酸酸和熟石灰
B.纯碱和熟石灰
C.小苏打和盐酸
D.熟石灰和氯化铵
生活中下列溶液的PH>7的是( )
A.汽水 | B.自来水 | C.肥皂水 | D.食醋 |
下列各级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 CuCl2NaNO3 Na2SO4 |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
C.FeCl3 HCl NaCl NaOH | D.Na2CO3 Na2SO4HCl H2SO4 |
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 | B.MgO | C.Mg(OH)2 | D.MgCO3 |
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
A.柠檬汁 pH=2 | B.鸡蛋清 pH=8 |
C.蒸馏水 pH=7 | D.肥皂水 pH=10 |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
C.两幅图表示的都是化合反应 | D.以上图示中未涉及置换反应 |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Mg(OH)2需要36. 5%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甲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与乙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且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请填空:
(1)乙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写出其中1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①乙醇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②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 B点表示的含义是 。
(3)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 (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
请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M点的意义是 ,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v2ml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的PH 7。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A中溶液呈 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色。
⑶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其目的是 。
国家规定,酿造食醋的总酸含量标准为3.5-5.0/100mL(总酸含量即100 mL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市售的总酸含量,进行了实验。实验后,得知10.0mL该食醋样品与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市售食醋样品中的总酸含量,并说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 假设该市售食醋样品中其他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
0 |
25 |
50 |
75 |
100 |
125 |
150 |
175 |
200 |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pH |
13.2 |
13.0 |
12.7 |
12.4 |
12.1 |
7.0 |
2.0 |
1.6 |
1.3 |
温度(℃) |
36.9 |
37.5 |
38.0 |
38.5 |
38.8 |
39.2 |
39.0 |
38.8 |
38.6 |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化学方程式为:NaOH+HCI=NaCl+H2O)
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到,导致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25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 ;
(2)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
(3)处理一定量的硫酸,理论上既可用m1吨的氢氧化钙粉末,也可选用m2吨的氧化钙粉
末,还可用m3吨碳酸钙粉末,则m1、m2、 m3的数值大小关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