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B、                 C、             D、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2O3和 HCl B.La(OH)3和 HCl
C.NaCl 和 La(OH)3 D.La 和 HCl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 12克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1、OH B.H+、SO42、HCO3
C.Ba2+、H+、SO42 D.Cu2+、C1、NO3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HCl NaNO3 B.KOHHCl (NH4)2SO4
C.K2CO3 Ba(NO3)2NaOH D.FeCl3NaClKNO3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 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  )

A.BaCl2 B.CuSO4 C.AgNO3 D.KNO3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是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                                  
(2)在农村,生石灰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的作用了,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10mL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不考虑酚酞)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乙组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