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力F1F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分力F1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B.若F1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就越大
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D.合力F的大小可能小于两分力F1F2大小之差的绝对值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的速度变化比较大,加速度也一定较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而加速度却越来越小
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方向可能向西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想小明处在遥远的太空,面前有一个与小明相对静止的巨石,小明轻轻推它一下.关于小明和巨石运动情况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巨石保持静止
B.巨石和小明都将由静止变为运动
C.巨石和小明将向同一方向运动
D.巨石和小明分离后都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不变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物体加速度较大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
B.它们的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小
C.它们的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
D.它们的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比乙小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A.研究瞬时速度 B.研究胡克定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利用速度——时间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个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在下列四种情况下,能得出惟一解的情形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D.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m/s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均匀光滑小球置于半径为R的圆柱形容器中,且小球的半径r满足2R>2rR,则以下关于ABCD四点的弹力大小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的弹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小球的重力大小
B.D点的弹力大小等于A点的弹力大小
C.B点的弹力大小恒等于一个小球重力大小的2倍
D.C点的弹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小球的重力大小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一个弹簧秤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木块的重力为20.0N,重力加速度g=10.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运动状态
水平拉力F/N
1
静止
3.23
2
静止
4.06
3
匀速
4.80
4
匀加速
7.60

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 N;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实验次数4中木块的加速度  ▲  m/s2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  m/s,小车的加速度a=  ▲ 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  ▲ m.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他将光电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某点B,用同一重物拉不同质量的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若遮光板的宽度d="1.2cm." 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4.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 m/s;
若再用米尺测量出光电门到小车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s,则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  ▲   (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小车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Δt)2与小车的质量M成正比.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汽车在平路上以25m/s的速度行驶,并以这个速度大小开始上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坡长为60m,到达坡顶时速度为5m/s.求它上坡的加速度a与上坡所用的时间t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m=5.0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时,物块恰能沿木板匀速下滑.则:(sin37°=0.6,cos37°=0.8,g=10m/s2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
当木板水平放置时,用水平拉力F使物块能沿木板匀速滑动,给物块施加的力F应多大?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质量M = 10.0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ABC = 30°.在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 2.0kg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 = 0.50.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 = 180N,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2的大小和方向.(取g=10m/s2
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

F2mg/sin60°=N
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高为h的平台边缘上P点在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P′与跑道圆心O的距离为LL>R),P′AOC各点均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小车可视为质点.则:

若小车停在跑道上C点时,现从P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应为多大?
若小车停在跑道上B点时(∠AOB=90°),现从P点水平抛出小沙袋,使其落入小车中,沙袋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多大?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地面上方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d=0.5m的“相互作用区域”(下图中画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A套在一根均匀直杆B上,AB的质量均为m,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f=0.5mg的摩擦力.开始时A处于B的最下端,B竖直放置,A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h=0.8m.让AB一起从静止开始下落,只要A处于“相互作用区域”就会受到竖直向上、大小F=3mg的恒力作用,而“相互作用区域”对处于其中的杆B不产生作用力.杆B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且杆的长度能够保证圆环A与杆不会分离.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B的最下端刚进人“相互作用区域”时的速度;
圆环A通过“相互作用区域”所用的时间;
为保证圆环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杆不会分离,杆的最小长度.

来源:2011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