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淀 D.蒸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
会提交了诸多重要议案,其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保护水资源最密切的方案是

A.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 B.制订低碳社区建设促进法
C.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加强对“鲜榨果汁”的监管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A.过滤 B.静置沉淀 C.活性炭吸附 D.蒸馏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工业污水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五月,长江中下游遭遇严重干旱。下列缓解旱情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C.用增雨剂实施人工降雨 D.引渡海水灌溉农田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餐盒
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
D.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的是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洗菜用水,再来浇花
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 可以软化水 B. 具有乳化的功能 C. 可以沉降杂质 D. 溶于水时放热
来源:2012届四川省成都铁中九年级3月份检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江是邵阳的主要供水河流,保护资江水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正确的( )
A 岸边种植树林       B 岸边堆放生活垃圾
C 生活汗水排入河中   D 食品包装袋扔入河中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出热量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生活中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认识和行为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色素的作用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今夏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天然水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水四川乐山”,“水”是四川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四川乐山,就要爱护四川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如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在右侧的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图A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室可选用图C制取该气体,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B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CO2和H2O。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完成下列各题:
⑴化学式H2O的意义是                                       (答一点即可)。
⑵“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干旱,在我市,辰溪、麻阳两县旱情尤为严重
(1)写出水的分子式          
(2)干枯的池塘时时散发着恶臭,你能闻到臭味的主要原因是                   
(3)任写一条水的作用                   
(4)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书的做法                     
(5)对含碎菜叶、泥沙等的生活用水,采用          操作后,可再利用于冲厕所、浇花等。
(6)排放含磷洗衣粉的污水可造成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选填“原子”、“离子”、“分子”、“元素”)
(7)常用          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②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如图漫画,你的感想是:                      (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 工业废水不达标就排放                    )(答一点,下同 ):常用的净水方法有(                             )。
(2)日常生活中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腐蚀。为了防止铁生锈人们常采用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铁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
肖华同学提出了下面保护和利用铁资源的建议,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防止铁制品锈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 ②生石灰 ③明矾 ④肥皂水
(1)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
(2)为了纺织食品受潮,常用__________作干燥剂。
(3)可用于区别软、硬水的是__________;能把浑浊的河水变澄清的是____________。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我省遭遇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对于残留在水中的悬浮物(如树叶、废塑料等)可采用                  的方法除去。不使用含磷洗衣粉是为了防止水体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单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 进行吸附。
(3)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对湖光岩水质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漏斗和玻璃棒。
(2)若要测定湖光岩的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 pH试纸              C.无色酚酞试液
(3)在活动中,某同学不小心被蚂蚁咬了(蚂蚁毒液呈酸性),很痒,用下列物质涂抹可以减轻痛苦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
A.食醋                    B.肥皂液                 C.汽水
(4)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               
(5)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原理是                                   

来源: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