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根据拼音写汉字。
干(hé)         静(mì)          (zhù)     蓄     滑(jī)      
心不在(yān)___________   (màn)_______不经心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写下来,并将正确的汉字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谈笑风生   明察秋豪   不屈不扰    多姿多彩  承前起
眼花嘹乱   茫无崖际   轻飞曼舞    星罗旗布  窃窃私语

错别字
 
 
 
 
 
 
改正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诗文。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5)不应有恨,                   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
(7)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岳墓对联》)
(8)大教育家孔子用“                                          ”辩证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9)朱自清《春》里描写桃、杏、梨等花等颜色时用了比喻:“红的像火,_____________,白的像雪。”
(10)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日本看护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科学小品《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给我们介绍了宇宙是由恒星、行星和星云三种基本物质构成。
B.《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来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
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记录者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D.《斜塔上的实验》一文主要记叙了伽利略的两大发现,表现了伽利略热爱科学,勇于实验,不轻信权威,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们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但不能忘乎所以,还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
B.爸爸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到了我家,他们谈笑风生,连吃饭的时间都忘记了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的真可谓栩栩如生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作为日益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网络,它对于我们充满新鲜和好奇。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竹  石 (作者: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中处。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语交际
一位同学想利用父亲出差的机会随父亲去泰山游玩,于是向班主任请假。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阅读《以虫治虫》,完成9—12题。(14分)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古人谓之“傍不肯”。
.解释划线的词。(4分)
(1) 庆州生子方虫(       )   (2)千万地(            )
(3)为两段(            )              (4) 钳搏之 (          )
.用现代汉语写出“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的意思。(3分)
.“以虫治虫”中两个“虫”分别指什么?(4分) 指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很多办法,我们还需要生物防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送)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用“/”划分下边句子节奏(划两处,4分)。
绩 怀 三 枚 临 行 拜 辞 术 而 橘 坠 地
.翻译: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陆绩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草莓
(1)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桷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2)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3)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不有一天,也许两天……
(4)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5)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年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6)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 文章第1段描写秋天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从行文思路看,本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 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六月的气息”指的是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
①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②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④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
⑤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
⑥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
⑦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 ”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                                      。
、第③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
、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
、第⑥段的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又是什么?
第一句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语言讲究科学准确,本文第二段中有一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请问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分5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你的文化成绩不适很好,但你却拥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一技之长;也许你的个子不太高,但你却拥有远到的理想;也许你的脸蛋不够漂亮,但你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美好心灵;也许你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但你却始终能积极乐观的面对……..
请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写,写出真实的自己;
2、叙述过程中要有感人的细节和心理来刻画自己;
3、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字数550以上。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七年级四校12月联考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