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A.笛卡尔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刘翔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月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B.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上的
C.用绳悬挂物体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D.用水平直杆固定路灯时,直杆对路灯的弹力方向一定在直杆所在直线上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汽车仪表盘上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6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3m/s2 B.5m/s2
C.10m/s2 D.20m/s2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a、b两物体做匀变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t=4s时,a、b两物体速度相同
C.最初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方某点自由落下,与桌面多次碰撞后静止在桌面上。右图图线描述了该过程某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则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是

A.位移 B.路程 C.速度 D.加速度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三个力矢量F1、F2、F3,恰好可围成一个封闭的直角三角形,在下列四个选项表示的情形中(如下图),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若拉力F逐渐减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将

A.速度和加速度均逐渐变小
B.速度和加速度均逐渐变大
C.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小
D.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逐渐变大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船被绳索牵引着匀速靠岸,若水的阻力不变,则

A.绳子张力不变 B.绳子张力不断减小
C.船所受浮力不变 D.船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判断一个物理关系式是否成立,有时不必作复杂的推导,只需分析式中各量的单位,就可判定有些表达式是错误的。在下面的实例中,某同学导出了四个不同的关系式,请你根据单位分析,确定其中必定错误的选项
例: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沿斜面下滑。关于下滑过程中物块对斜面压力N、斜面的加速度aM及滑块加速度am,某同学得出的关系式有:

A. B.
C. D.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时刻一个螺丝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脱落,则该时刻螺丝相对于地面的

A.速度为零 B.速度不为零、方向向上
C.加速度方向向下 D.加速度方向向上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为剪式千斤顶的实物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若已知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4.0×104N,且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恰为120°。则

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4.0×104N
B.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4N
C.若继续摇动把手,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D.若继续摇动把手,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开始小车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10N,小车、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让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则

A.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物块A受到的弹簧弹力仍不变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37°的光滑斜面上,并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力F的大小为_____N,此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N。(sin37°=0.6,cos37°=0.8)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人在一个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  ▲  kg的物体;若此人在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最多能举起40kg的物体,则此电梯上升的加速度为   ▲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有二个)
    ▲   
⑵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符号,请你在图中括号处补全。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测得纸带上计数点的情况如图所示,A、B、C、D、E为选好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a= ▲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和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 m/s,= ▲ m/s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可得出相关结论,请你写出其中的二条: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B的读数,减小
B.减小B的读数,减小
C.减小B的读数,增大
D.增大B的读数,增大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某人借助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测得货物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拉力F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b)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则:
⑴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数值的含义为:
          ▲       
⑵图线斜率的含义为:
          ▲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小球由静止释放后自由下落,在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20m,不计空气阻力。求:
⑴小球开始下落后第1s内的位移;
⑵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5kg,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5,且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作用在木块A上的推力F ="6" N,木块A、B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x ="5"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 N/m。求:
⑴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⑵刚撤去F后瞬间,木块A所受摩擦力。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玩具小鸭质量m=0.5kg,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53°的恒定拉力后,玩具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若拉力F=4.0N,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距离为x=4.8m;撤去拉力F后,玩具又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求:(sin53°=0.8,cos53°=0.6)

⑴运动过程中,玩具的最大速度;
⑵撤去拉力后,玩具继续前进的距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