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跻身(jī)粗糙(cāo)锲而不舍(qiè)未雨绸缪(móu)
B.整饬(chì) 分泌(bì)孜孜不倦(zī)穷形尽相(xiàng)
C.伺候(cì)对峙(zhì)胼手胝足(pián)外强中干(gān)
D.修葺(qì)城垣(yuán)栉风沐雨(zhì)沆瀣一气(xiè)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文身九州人情是故再接再厉
B.安装杀戮罄竹难书金榜提名
C.诡谲调剂洁白无瑕炙手可热
D.桥礅坐镇世外桃源天翻地覆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杭州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难度非常大,但有关部门仍应勉力为之。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对外语的要求已经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更是五花八门。
D.刘欢自幼喜爱音乐,他勤学苦练,朝歌夜弦,终于获得成功,奥运开幕式上的一曲《我和你》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早在200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养殖业,然而这个餐桌上的“毒瘤”多年来未被根除,频繁出现的“瘦肉精”事件,令人们再添食品安全之忧。
B.浙江财智女人会曾经接了万阜乡的23个“留守孩子”到杭州游玩,圆了山里娃去山外看世界的梦想;现在,她们又赶到山乡万阜,不仅是爱心的不断延续,更是一次“回访”。
C.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D.决定团队有效性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连贯且互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
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
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
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
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 B.③①④②⑥⑤ C.④②⑤⑥①③ D.③①②④⑤⑥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上海白领梅小姐2011年2月10日丢失钱包,内有身份证、保险卡、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随后,她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一位先生捡到了她的钱包。梅小姐感叹“还是好人多”,打电话过去联系这位先生时,却被对方索要100元钱作为报酬。最终,梅小姐还是花了这笔钱,但她感到困惑:“我弄不明白,沾了钱味的拾金不昧还算是传统美德吗?”梅小姐的遭遇引起了热议。你认为“有偿归还”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节选自2009.7.19《人民日报》)
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形而提出的?(3分)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种。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
②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 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③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 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样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④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⑤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 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抓过一支笔,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⑥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⑦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有删节)
请分别指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                                           
(2)我躺在床上,看着它, 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
                                       ▲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归纳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
变化的过程:                           ▲                                           
变化的原因:                           ▲                                           
文章开头说:“ 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第④段说:“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请简要分析这两处的表达在情感上的差异。
                                      ▲                                           
迟子建的这篇散文,平静而又充满诗意,温情而又略带忧伤。这与她在创作中某些意象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请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雪”这个意象的理解。
                                      ▲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征召)
B.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 (抓捕)
C.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拒绝)
D.考死,妻子徙边(通“拷”,拷打)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母老乞不之官 B.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乃使其从者衣褐
C.让诉冤于帝 D.七日而诛少正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膺作战勇敢。敌寇侵犯边塞时,他常常冒着被流箭和飞石击中的危险,临阵御敌,击退来兵,贼兵非常害怕。
B.李膺执法如山。在张朔杀人一案中,他把个人的生死得失置之度外。宦官们对他十分畏惧,连休假日也不敢出宫。
C.李膺敢于担当。张俭事发后,乡人劝说他逃走以避祸,他却认为这样做有违人臣之节,因而主动前往牢狱。
D.李膺颇有声望。樊陵请求当他弟子;荀爽登门拜见,为他驾车;景顾身为门徒,在李膺死后主动上表辞官归隐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3分
(2)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语》探究题  
阅读下则论语,完成下题
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说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基本含义。
                                                                                          
(2)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卫灵公》)
(2)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琵琶行》)
(4)盖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5)人生得意须尽欢,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将进酒》)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百度搜索云:“围观,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也有指中国人的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多见于论坛和微博中。”通常情况下围观有一个公共的现场,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围观也可以指一种舆论关注或参与的方式,这是一种不在场的围观。人们围观的心态和动机是不同的。有的人是被正义感所驱使去捍卫公共价值,有的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甚至是为了赏鉴咀嚼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这种人曾经被鲁迅称之为“看客”;有的人围观时并没有看清事实只看到人墙,而被一种情绪所牵引,有的人围观时仍能独立思考保持一分理性。
根据上述材料,以“围观的围观”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