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吉林]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卷

胶体的本质是 (    )

A.具有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透过滤纸
C.可做布朗运动
D.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一小块铝片投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铝片不能全部溶解的是   (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硝酸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B.从1L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
C.配制500mL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8g无水CuSO4
D.中和100mL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为4 g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贮存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浓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
B.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C.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实验室中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CO2+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脱水性

A.①④⑤  B.①⑤ C.②③④ D.④⑤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

A.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B.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说明该溶液中有钙离子
C.用NaOH除去混在Cl2中的HCl气体
D.用水和Al2O3混合制取Al(OH)3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B.化合物中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时不能再被氧化
C.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越强
D.某元素在反应中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判断丙物质是         (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CH4和CO2分子数相等
B.与NaOH溶液、稀硫酸反应产生等量的H2,所需铝粉的质量相等
C.常温下,铜与浓硫酸迅速反应产生SO2气体
D.1mol OH- 和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同温同压下,两份相同质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NO2则有沉淀生成。
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屑过滤的方法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8月8日我国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卫生防疫人员要紧急配制0.01 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容量瓶未干燥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2+ + 2Na = 2Na+ + Cu
C.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3Fe + 8H+ + 2NO3=3Fe2+ + 2NO↑+ 4H2O
D.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有关SO2-2e+2H2O→SO42+4H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B.上述反应中若产生0.1 mol SO42,则消耗S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Fe2(SO4)3、品红两种溶液都能使上述反应进行
D.通入Cl2会降低SO2的漂白作用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0的无色溶液中:Cl、Na+、SO42、Fe2
B.pH=4的溶液中:NH4、NO3、K、Cl
C.pH=10的溶液中:Mg2、NH4、NO3、Cl
D.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Al3、SCN、Br、Na+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2. 24L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B.34克过氧化氢分子中原子总数为4NA
C.5. 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
D.1 mol羟基中含有10 NA个电子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NO、NO2,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两种气体的氮原子数目不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NO比NO2的质量小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常用下列三个反应制备Cl2:①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果分别用上述方法制得等量的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相等
B.转移电子的总数相等
C.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相等
D.被氧化的氯离子数不相等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 g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 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aVmol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④生成NO气体的体积室温下为
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①A为淡黄色固体,B为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②E为常见金属,J为红褐色沉淀;
③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B的存在;④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药,浓溶液常呈黄色,储存在棕色瓶中。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39g,则消耗CO2的体积(标况下)为          L。
(4)L的化学式          ,G的化学式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化学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未画出),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

a. NH4HCO3   b. NH4Cl   c. Ca(OH)2   d. NaOH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字母);此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名称)。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铜片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待实验结束后,将B中固体混合物溶于5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甲,溶液呈中性,则实验前B中原有Na2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mol。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一种离子是由A、B两元素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部分实验现象如下: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是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                             。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还有                    
(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84 g/mol,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2届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_______ mol。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