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辽宁]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KMnO4(H+)、溴水、FeCl3溶液中分别通入SO2,溶液均褪色
B.乙醇消去反应、酯的水解、蔗糖水解反应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C.常温下,NO与O2、Cl2与HI、F2与H2均不共存
D.浓硫酸、浓硝酸、新制氯水分别滴在pH试纸上,试纸均出现先变红后褪色现象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比纯水的电离程度小
B.室温下: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HA的酸性比HB的强,则Na A溶液的pH一定比NaB溶液的小
D.0.1mol/L Na2CO3溶液和0.1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 c(SO) >c(HCO)> c(OH-)> c(H+)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亚硫酸氢钠与硝酸反应:HSO3+H+= SO2↑+ H2O
B.向氯化银悬浊液中加入浓碘化钠溶液:AgCl+I=AgI+Cl
C.碳酸氢铵溶液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2MnO4+5H2O2 +6H="2Mn" 2++O2↑+8H 2O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3 NF3 + 5 H2O =" 2" NO + HNO3 + 9 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时容易被发现
B.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NO气体4.48L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原电池,Fe3+向Fe棒一端移动
B.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Ⅰ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
C.c、d是惰性电极,若用③电解水,电解质溶液可以是Al(NO3)3溶液
D.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符合题意的是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回答
(1)若甲、乙、X均是化合物,Y是单质,则Y可能是   。(填化学式,下同)
(2)若酸性X>Y,且甲过量,Y是白色浑浊,则Y是          乙是          (各1分)
(3)若甲、乙是金属单质,X为固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X、Y是化合物。X溶液呈淡绿色,Y的溶液能使KSCN溶液变红。
①将Y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得红褐色液体丙,证明丙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3分)
②单质甲、乙和Y溶液中的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③当X与甲1:1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分)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10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为10.8g,计算。①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2)方案二:以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

①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该溶液可能引起Na2CO3含量的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  b.品红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e.无水硫酸铜  f.碱石灰  g.五氧化二磷  h.无水氯化钙    请将下列容器中应盛放的试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B中______,D中________,E中________。(各1分)
③实验过程中,当仪器A内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的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实验中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I)十3O2(g)      2CO2(g)+4H2O(g) △H= _1275.6 kJ·mol—1
②H2O(I) ="==" H2O(g)     △H="+" 44.0 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分).
(2)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H1
反应B:CO(g)+2H2(g)CH3OH(g)  △H2
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1________0(填“>”、“<”或“=”)。

②对于反应A,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加CO2的量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③某温度下,将4mol CO和12mol H2,充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5" mol·L—1,,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④.某种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为电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其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燃煤烟气中的SO2、NO2设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则
溶液中c(Na+)+c(H+)_____ c(NO3-)+c(OH-)(填写“>”“=”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某芳香烃A,分子式为C8H10;某烃类衍生物X,分子式为C15H14O3,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J分子内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无机物略去)

(1)①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2分) ②X       E+K的反应类型是______。(2分)
(2)G、F中所含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1分)
(3)E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B、C的混合物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可以生成同一种有机物I,
B→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已知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性质的J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3分)
①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2种。写出其中一种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2分)

来源:2012届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