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北]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下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四座城市共同展示了“水与城市”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下列描述与城市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A.鹿特丹水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成都的活水公园通过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和培养水生植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杭州五水共导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提高土地的出租价格和吸引廉价劳动力
D.大阪水都“清洁水质”依赖的是环保技术,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难推广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A.消费者多,产生的废弃物多,大量的垃圾要输送到城市以外分解
B.分解者多,所以病毒和虫害多
C.生产者少,所以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城市的生态环境总比农村生态环境要好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常年高温多雨,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29℃之间。在马来半岛南部东海岸,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年降水在3000mm以上;西海岸年平均降雨量为2000~2500mm, 8~10月降雨量最多。根据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马来西亚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气旋雨 D.地形雨

下列有关马来半岛南部降水的东西差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A.11月至次年3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西海岸多雨。
B.8―10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西海岸迎西北季风,多雨。
C.11月至次年3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东海岸迎东北季风,多雨。
D.8―10月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西海岸多雨。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东北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二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读上图,分析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A.甲、乙 、丙 B.丁、戊、庚 C.甲、丙、庚 D.甲、丁、戊

有关图中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
B.丙处为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若甲地区为雨雪天气,则庚为副热带高压脊
D.此时朝鲜半岛南端的气压在1015mp和1020mp之间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读材料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
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
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
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

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
B.对废矿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长江中下游某地等高线图左图,此时山顶戊的影子正好位于己点且是该日最短的影长,M、N段的河宽为70m,沿MN段河流剖面右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若河流在枯水期时在MN断面的流量为30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1.2米/秒,洪水期平均流速为2米/秒(如右图),则洪水期河流在MN断面上的流量为:

A.375立方米/秒 B.725立方米/秒 C.730立方米/秒 D.750立方米/秒

分析左图中的等高线,存在滑坡体的地点是:

A.丁 B.己 C.丙 D.甲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²,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 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密度分布图

(1)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新能源的共同优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密度在沿海最集中的原因?

来源:2011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