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0-2011学年湖北省孝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政治卷
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北京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②清华大学“厚德载物”的校训
③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而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
④无锡太湖为影视拍摄而修建的“三国城”、“水浒城”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下列说法中包含同一思想的是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
B.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
C.Nothing is impossible |
D.通过互联网平台,我们感悟“旭日阳刚”翻唱的《春天里》 |
中华传统文化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流芳千古的名言。这些名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A.团结统一 | B.爱好和平 |
C.自强不息 | D.勤奋勇敢 |
任何像样的宗教在创始之时总有一种清澈的悲剧意识,而在发展过程中又因与民族问题紧紧相连而历尽艰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结果,原始的悲剧意识又加入了历史的悲剧体验,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声。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文化传承中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③宗教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 ④宗教文化随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宗教的悲剧有多种走向。取其上者,在人类的意义上走向崇高;取其下者,在狭窄的意气中陷入争斗。与此包含同一价值取向的说法有
A.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来秋风悲化扇 |
C.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
D.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神马都是浮云”,“被××”,“给力”,“我爸是李刚”等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网络流行语体现了
A.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
B.流行文化具有更恒久的价值 |
C.网络已取代传统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D.文化创新已成为文化继承的前提 |
曾著有《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鸰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果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 |
C.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
《后汉书》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古代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两者的共同点
A.都看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
B.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
C.人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交往方式的差异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
李商隐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怀旧,徘徊;蒋捷在《虞美人》中吟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诉说的是凄婉;陆游则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则有对山河不能收复的悲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A.具有丰富绚丽的风格 | B.对展示人的精神生活有独特的作用 |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D.是一种凝固的艺术 |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一论述表明
A.文化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 |
B.文化激发了人的精神力量 |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印度泰姬陵保存了印度艺术雄浑大气的一面,又汲取了伊斯兰艺术的精细柔丽。融合的主要方法是洗去精细柔丽有可能产生的斑斓琐碎,把它们全都统一在同一色调里,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气韵。这表明
A.建筑文化是以雄浑大气为主调,配合以柔美的风格 |
B.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推动了文化长河的奔腾不息 |
C.世界文化是不同建筑风格的集合体 |
D.只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就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
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暂处衰势时它会隐匿自保、清高自慰,而一旦有兴盛的可能,总是百川连注、众脉俱开、气吞万汇。中华文明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复兴,先要看有多少传播它的通道融化了冰雪,排除了障碍。文化以沟通为胜业,文化以传播为命脉。世上那么多障碍,人间那么多隔阂,就靠文化来排解。这启示我们保持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应
①形成各国人民共有的普世文化
②在传播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③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④加快中国向外移民的步伐,这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基本途径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巴特农神庙建在雅典市中心一个陡峭的山丘上,除了山丘下面有一些绿树,整个山丘与神殿全部都是象牙色,神殿以粗壮挺拔的石柱环绕成长方形,一柱柱直入苍穹;石柱残迹斑驳,但骨架未散,有形有款地支撑神殿两千五百年,到今天竟然没有一丝衰态。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文明的第一象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巴特农神庙
①属于文化遗产
②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③对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④是民族身份的惟一标志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众传媒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下列对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②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④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 |
恩格斯说: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更能比10所大学把科学推向前进。在文化发展角度,这句话主要表明
A.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
B.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C.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力地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
D.科技创造和发明使传递、储存文化的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 |
近年来,中小学教科书内容的调整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鲁迅、朱自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不断减少,而武侠等一些作品则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国家重视教科书篇目的审订表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应尊重文化指导思想的多样性
②教育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核心素养的形成
④教育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A.①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使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加剧,环境承载不堪重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古人“天人合一”的主张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铸造着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段材料可以为下列观点提供支撑
①文化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②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③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黑格尔感叹道:中国历史作家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我国的史书典籍
A.是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 B.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 |
C.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D.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领导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④ |
中华文化的发展形式丰富,斑斓多彩。如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伦理,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到高妙境界的各类古典戏曲,不可思议的中华气功,以最简练的线条反映最丰富意蕴的中国书法艺术等。对中华文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发展自成体系,具有极大包容性,几千年发展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呈多元一体格局 |
B.中华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
D.中华文化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各民族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心理造就了特殊的“相亲现象”,如浙江推出的《为爱向前冲》等,而相互依靠、互为利用的生态链又反过来促进了相亲节目的高度娱乐化。一些人以出位的言论,一味满足大众猎奇娱乐的需要。更多的人对此激烈抨击:电视台唯利是图,参与者金钱至上,收看者不以为耻反以为乐,这是社会廉耻心、道德观的沦丧,作为社会公器的电视台为暂时的收视率而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和操守。要防止此类现象,国家
①必须高举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旗帜
②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正确引导文化发展方向
③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④引导民众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选择的意识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老大的幸福》以一种幸福覆盖其他幸福,完全忽略了当下城市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忽视了城市人群背负的理想和人性的复杂,同样也忽略了更多小地方人群来到大城市之后对于幸福的强烈渴望。这种把幸福单一化的创作
A.反映了在特定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中生活的人们的憧憬 |
B.准确把握了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C.有利于突出文化发展的主题,弘扬民族精神 |
D.是和谐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这句箴言给我们文化建设的启示是
A.必须坚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B.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
C.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
中国慈善家陈光标一直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创造财富,创造就业,创造文明和进步,无疑是幸福和快乐的,同样,当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更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这种财富观
①体现了一个人的健康信仰和追求,是为人民服务核心道德的体现
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④对社会慈善行为会起到导向作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我们一直在向西方学习。然而,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文化中国成了一个遥远、模糊不清、充满病态的被歪曲的形象。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2008年奥运会是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时刻。奥运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全球平台,展示了浑浩博大、端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上海世博会则首开中国工业化之路的现代文明特色,世界看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中国。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根本原因。
(2)运用(1)的结论,联系国际社会的形势,分析将“文化中国”的形象推向世界的理由。
情境材料圣雄甘地谈到文化时曾说:“欢迎暴风雨吹进我的花园,但不能把我也连根拔走。”影视工作人员张国立面对咄咄逼人的“韩流”,忧心忡忡地说,国家要限制韩剧的进口,以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和发展。
辩题: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全盘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14分)
材料一: 孝感以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2010年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在孝感高中举行。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为目标,坚持举办孝文化节,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孝感汉字书写节已成为孝感市民喜爱的文化盛会和艺术大餐,成为孝感创孝文化特色,树孝文化品牌,建孝文化名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材料二: 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重庆因唱红打黑成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是:沧桑的大足石刻,笑看百年风云。翻滚的川江波涛,诉说时代绵延。挥手之间,山城巨变。高峡平湖舒放胸怀,嘹亮红歌暖热千万心。面貌重振,效率提速。重重迷雾散尽。热辣之都,民生之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你就传承孝文化、打造孝感“孝道之都”提出合理化建议。
(2)重庆“扫黑唱红”弘扬了主旋律,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我们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