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江苏]2O10—2O11学年度江苏省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同一性问题 
③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④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 B.将虫子踩死
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 D.大风摧折了庄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但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B.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迸同一条河流 B.飞矢不动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 年6月22日,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上,法国队小组末战输于南非,垫底出局。法国队被淘汰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内讧。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搞好部分就能搞好整体        ②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④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真实的反映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这是强调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时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因为

A.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正视矛盾的特殊性     
④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哲学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③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变化。这表明,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A.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C.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D.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C.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了“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有人统计,“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及其结果说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运动中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D.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达到这个水位,意味着三峡工程将可以全面实现其设计能力,因此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此回答14—15题。
三峡大坝最高蓄水位选择为175米是充分论证之后得出的结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蓄水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勘察、规划、设计和论证,最后用了40多年时间才最终确定。三峡大坝蓄水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的成功,不仅促进了长江主航道航运经济的发展,还给整个巫山旅游增加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伴随175米蓄水成功,众多高档豪华游轮出现,在高峡平湖上举行江中婚礼,将变成现实。这体现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一观点说明
①人肉搜索功能受个人喜恶支配       
②矛盾就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好和坏两个方面
③对待人肉搜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奥巴马曾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的致辞中引用了孟子的语录:“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对语录的哲学内涵贴切的理解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要不断深化
C.改变客观现状,符合主观需要 D.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表明                             
①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边这幅漫画的标题是:在回避问题的路上,经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该漫画启示我们要

A.与矛盾斗争,消灭矛盾
B.与矛盾为友,放任矛盾
C.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主张“理生万物”,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D.辩证法形而上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二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自主研发而成,与其姐妹星“嫦娥一号”相比,其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以便获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的影像数据,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也将更加翔实。这表明
①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新出现的事物代替过去的事物就是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于2010年12月13日正式启动。与普通评选不同,这次评选活动的候选人都是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因为网民的一次次“顶起”和“围观”而广为人知。据此回答23—24题。
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此举在于引导人们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③为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客观条件  ④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次评选活动的候选人都是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因为网民的一次次“顶起”和“围观”而广为人知。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
C.要继承就不应的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当前,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
①具有继承性       ②对今天中国的发展仍具有深刻影响 
③具有稳定性       ④其消极作用己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感觉:“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些人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都有,炎舜遍地开花,赵云两个户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古为今用,大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C.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封闭主义
D.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风度,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自然科学素养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3.“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是民主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B.优秀文化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只要留在大城市,做什么工作都可以”,“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很多。
“只有留在大城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请运用《生活哲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四项政策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政府为什么要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2)“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材料一: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广州亚运会对志愿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亚运会志愿者除了要为竞赛、观看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服务外,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志愿者应该如何完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本题18分。
37.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历史纪录,京城媒体称之为“惊天大堵车”。北京成了“首堵”。
某校高二(1)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
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除车多路少外,抢道、掉头、开“霸王车”、开“斗气车”、酒后驾车、随意停放等“车德”缺失现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因此,同学们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治理交通拥堵为什么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为了配合北京市治堵,2010年11月26日,北京共青团市委及青少年社团共同发出《3510·低碳出行—北京青年3510行动倡议书》,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倡议,率先喊响“3510,低碳出行”口号。
(2)请说明北京青年提出“3510·低碳出行”方案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政府治堵,责无旁贷。每个市民也都有支持、参与治堵的义务,都有文明出行、低碳出行、不给道路添“堵”的责任。
(3)请你为市民参与治堵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