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马和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
D.着丝点数目不同 |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 |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
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D.细胞膜上维生素D的载体较多 |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
D.促进物质的运输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 D.Ca2+、载体、氨基酸 |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 |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
下列生物中,能进行分裂生殖的原核生物是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结核杆菌 ⑤草履虫 ⑥硅藻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 C.④⑥ D.④
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A.33 11 | B.36 12 | C.12 36 | D.11 36 |
将植物离体组织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最可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有
A.细胞的形态结构 | B.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
C.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种类 | D.细胞的分裂能力 |
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 D.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 ②饮用水 ③牛奶 ④注射器 ⑤培养皿 ⑥接种环 ⑦培养基 ⑧果汁 ⑨酱油 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 | B.④⑤⑥⑦⑩ | C.①②④⑤⑥⑧ | D.以上全部 |
某生物的基因型AaBbCCDd,若4对等位基因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生物产生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概率是
A.1/2 | B.1/4 | C.1/8 | D.1/16 |
某种二倍体动物的血型是由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KA、KB、KE、k基因不同组合决定的。KA、KB、KE为共显性基因,对k均为显性,则这类动物的血型表现型与基因型种类数依次是
A.4种与7种 B.6种与10种 C.7种与10种 D.8种与9种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个,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④⑥ | D.②③⑤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必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体 | B.特异性免疫,抗原 |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
初冬霜冻之后,植物叶片中的细胞液浓度会增高以防止结冰。细胞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②葡萄糖合成淀粉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增大 ④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减小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提取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色素依据的原理是
①纸层析法 ②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③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 ④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③ |
现有一滴血液样品中约含有6,000 个某特定DNA 片段的拷贝,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扩增。经过20 个循环反应后,可得此DNA 分子拷贝为
A.6,000×202 | B.6,000×2×20 |
C.6,000×220 | D.6,00020 |
下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 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
D.抑制细胞质分裂 |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①浓度高于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②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③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④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 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以下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①与④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分化形成 |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
下列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是尿素、CO2和H2O
②在血糖浓度低于0.1%时,肝糖元的合成多于分解
③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④百米赛跑时,人体所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 B.9∶3∶3∶1 | C.4∶2∶2∶1 | D.1∶1∶1∶1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影响。右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请分析在-5℃~0℃和20℃~30℃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
1 |
2 |
3 |
4 |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
光照后和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29一个双链DNA的区域如下图。短线注出的省略部分是非特异范围:
如果方框中的DNA片段经过倒位变化,那么其正确描绘是哪一个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右上图中箭头A、B、C所指。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A.4 B.8 C.6 D.7
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
回答下列有关禽流感传染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男子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这是控制传染病传染的_______________环节。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_________,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下图所示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是由该男子体内的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与该物质产生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人体内存在该物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A.血清 | B.乳汁 | C.消化液 | D.肝细胞内 |
(4)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却无明显流感患者病症。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做的实验,分析回答: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 ,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丙是 。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
(4)如果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低温室(4 c)内再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根尖制成装片并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5)某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l号管中加入2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l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 。
分析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问题:
高脂血症是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某医疗研究所针对脂质代谢中出现的两类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提供了一组指引数据。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脏病相关度
水平mg/dL |
解释 |
<40 |
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几率很高 |
40—59 |
中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
>60 |
最佳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很低 |
表2低密度脂蛋白与心脏病相关度
水平mg/dL |
解释 |
<100 |
最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患上心脏病风险很低(但不是零风险) |
100—129 |
接近最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130—159 |
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边缘 |
160—189 |
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190 |
非常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脏病的最高风险 |
(1)LDL和HDL主要携带的是哪类血脂? 。
(2)高脂血症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 。
(3)同样是脂蛋白成分,为何LDL和HDL的水平对于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差异如此之大? 。
(4)高血脂常常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需密切关注。下图为左心室与其相连接的主动脉局部示意图,A图心室收缩射血时,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不至于非常高,主要是因为 (该现象会随着血脂的显著增高或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也正是这一原因产生了B图心舒张时的现象,请予以描述: 。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中的问题:(共8分)
下表为几种生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与人的差异比较,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 |
氨基酸差别 |
生物 |
氨基酸差别 |
黑猩猩 |
0 |
金枪鱼 |
21 |
猕猴 |
1 |
鲨鱼 |
23 |
袋鼠 |
10 |
天蚕蛾 |
31 |
狗 |
11 |
小麦 |
35 |
马 |
12 |
脉胞菌 |
43 |
鸡 |
13 |
酵母菌 |
44 |
响尾蛇 |
14 |
|
|
(1)细胞色素C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据此可知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真核生物细胞的 (细胞器)中。
(2)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试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此表,用流程图表示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4)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适应辐射”现象是
的结果。“适应辐射”现象说明生物进化具有 的规律。
(5)现代综合进化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根据你的理解,现代综合进化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
分析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 “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
_ 和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试管苗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分析回答有关生物工程中的问题:
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实验中是做为________基因。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所形成的黏性末端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_______ ___ 。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5)在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_____________、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6)以上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三项)。
下面是关于动植物生理活动调节方面的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侧向再分配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一质谱等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
实验数 |
IAA分布% |
测定方法 |
||
向光一侧 |
背光一侧 |
黑暗处理 |
|||
黄化燕麦芽鞘 |
3 |
49.5 |
50.5 |
50 |
分光荧光法 |
3 |
51 |
49 |
48 |
免疫法 |
|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
5 |
50.5 |
49.5 |
50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绿色萝卜下胚轴 |
3 |
5l |
49 |
45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1)材料l说明,生长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生长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长。
(2)材料2的黑暗处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材料3: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4)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5)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6)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分析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实验,回答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球计数板,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血细胞、微生物的计数。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
(3)在吸取培养液制片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的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
关于生命的延续中的问题讨论:
(1)图1中的细胞II名称是________,该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图2表示的过程应该在图1方框________(填①或②)的位置,染色体3和4上的B、b基因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列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所做的一组实验。请分析:
(1) 下图所示实验过程最能证明的是 。
(2)将一枝黑藻放在水中,如下图示,改变灯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变化(通过计算藻枝放出的气泡数来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现补充如下药品及器材:烧杯、酒精等、石棉网、碳酸氢钠溶液+稀醋酸(二氧化碳缓冲液)、自来水、乙醇、碘液,利用(2)小题中的实验装置,帮助设计(补充完成)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①观察(评价)因子是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将黑藻用酒精脱色,清水漂洗,用碘液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颜色。
③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A装置中的黑藻的叶绿体呈蓝色,B装置中的黑藻的叶绿体呈淡黄色。
④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