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金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胃液(0.9~1.5)

B.

胆汁(7.1~7.3)

C.

血液(7.35~7.45)

D.

胰液(7.5~8.0)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 4 Na + TiC l 4 700 800 C ¯ ¯ Ti + 4 NaCl 。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钠原子: Na

B.

3个氯离子: 3 Cl

C.

NaCl中Na元素的化合价: Na - 1 Cl

D.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由金属钠制取单质钛的化学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钛的原子序数为22

B.

钛属于金属元素

C.

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

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人工合成葡萄糖( C 6 H 12 O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葡萄糖中含有水分子

C.

葡萄糖属于有机高分子

D.

葡萄糖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1 : 2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NaCl 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 NaCl

B.

称量 NaCl

C.

量取 H 2 O

D.

溶解 NaCl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 H 2 S O 4

将水倒入浓 H 2 S O 4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鉴别 NaOH N H 4 N O 3 固体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C

除去 NaCl 固体中少量的 N H 4 Cl

加入 Ca OH 2 固体,研磨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KCl KN O 3 的溶解度(如表)和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

曲线甲代表 KCl 的溶解度曲线

B.

40℃时 KN O 3 饱和溶液中 KN O 3 的质量分数为63.9%

C.

t 1 的值在20~30之间

D.

t 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 NaOH 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 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说明 NaOH 溶液没有变质

B.

实验二说明 NaOH 溶液全部变质

C.

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 Ba OH 2

D.

实验三说明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I 2 + S O 2 + 2 H 2 O ¯ ¯ 2 HI + H 2 S O 4

B.

理论上每生成2g H 2 ,同时生成32g O 2

C.

反应Ⅲ中生成 S O 2 O 2 的分子个数比为 2 : 1

D.

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化学功不可没。

(1)冬奥会环保人员的服装面料是利用回收废弃的塑料瓶加工制成。

①塑料属于    (填字母)。

A.

a.金属材料

B.

b.复合材料

C.

c.合成材料

②回收废弃塑料可缓解    (填字母)。

A.

a.酸雨

B.

b.白色污染

C.

c.温室效应

(2)冬奥会火炬“飞扬”首次采用液氢作燃料。关于氢气液化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a.氢分子的体积变小

B.

b.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c.氢分子的数目变少

(3)冬奥会上提供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的直饮水。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②证明该直饮水是软水的实验方案为    

(4)冬奥会为运动员提供的某运动饮料包装标签部分说明如图。其中能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连云港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③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母液中含有 MgC l 2 ,向母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海底探物。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的 C O 2 等气体。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可燃冰和干冰都属于混合物

b.可燃冰与煤相比是较清洁燃料

c.可燃冰和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利用 C H 4 H 2 O 进行催化重整制氢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uS O 4 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 CuS O 4 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 CuS O 4 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 m 1

步骤2:将铁钉浸入到 CuS O 4 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有明显现象后,将盛有 CuS O 4 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 m 2

①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的作用是    

②步骤2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该变化可说明 Fe Cu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③若 m 1 m 2 ,可证明参加反应的 Fe CuS O 4 的质量总和等于    

(2)探究 CuS O 4 溶液对 H 2 O 2 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①若要证明 CuS O 4 溶液对 H 2 O 2 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 CuS O 4 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外,还需证明的是    

②为探究 CuS O 4 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H 2 O 2 溶液中滴入10g a%的 CuS O 4 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 l 2 溶液,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物为 bg

上述实验步骤中若缺少“洗涤、干燥”,则通过沉淀物 bg 计算出溶液中 CuS O 4 的质量     0 . 1 a g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将16.0g CuS O 4 置于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650℃时, CuS O 4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uO 和另一种氧化物 X X 的化学式为    

②1000℃时, CuO 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 u 2 O O 2 。计算图中 m 的值。(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 C O 2 ,并对 C O 2 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装置B中饱和 NaHC O 3 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C中试剂 X 应该选用    (填字母)。

a.稀 H 2 S O 4

b.浓 H 2 S O 4

c. KOH 溶液

(3)收集 C O 2 并验满。将集满 C O 2 的锥形瓶与盛有足量 NaOH 溶液的注射器和传感器密封连接,缓慢的将 NaOH 溶液注入到锥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图像。见图﹣2。

①检验装置D中 C O 2 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 40 kPa 说明    

(4)取2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用4mL蒸馏水稀释,向其中缓慢通入足量 C O 2 。测定反应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如图﹣3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阅资料】

材料一: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溶液的电导率越大。

材料二:单位体积溶液中某离子的个数越多,则该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相同浓度的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材料三: Ca OH 2 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 C a 2 + O H

CaC O 3 遇到溶有 C O 2 的水时,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Ca HC O 3 2 Ca HC O 3 2 在水中能完全解离出 C a 2 + HC O 3

①石灰水中通入 C O 2 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       

来源: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