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    )

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B.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

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D.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    )

A.运动员手上涂镁粉B.捏紧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给车轮转轴添加润滑油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直流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 (    )

A.电磁感应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

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

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A B 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 C 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球在 A 点时受力平衡B.球在 C 点时速度最大

C.从 B C ,球的动能减少D.从 A C ,球的势能增加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    )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 90 cm 移至 120 cm 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 7 cm 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的像B.等大的像C.缩小的像D.正立的像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 0 . 5 s 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

A. 30 km / h B. 60 km / h C. 90 km / h D. 120 km / h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用 V 表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V 表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的减小量。若相同时间内冰融化的量相等,则下列 V 和△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B.

C.D.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  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机器转动,又将内能转化成  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   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填“随”或“不随” ) 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  反射。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5月,南通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  。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  ,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 20 km 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太阳能属于  能源。

(2)飞艇气囊内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  。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 3 × 10 4 m 3 ,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   N .(平流层空气密度取 0 . 06 kg / m 3 g 10 N / kg )

(3)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  ;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 0 . 01 N / W ,当平流层风速为 40 m / s 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   W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质量为   g .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 10 c m 3 ,橡皮密度为   kg / m 3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

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

②测出橡皮重力 G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F

则橡皮的密度 ρ 的表达式可表示为 ρ =   。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理由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 A 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画出动力 F 1 的示意图及阻力 F 2 的力臂 l 2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 1 . 5 × 10 3 kg 10 min 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 1 . 2 × 10 4 m ,消耗了 0 . 15 kg 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 1 . 0 × 10 3 N ,行驶时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0 . 1 m 2 (氢气的热值取 1 . 4 × 10 8 J / kg g 10 N / kg ) 。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 R 1 R 2 是定值电阻, R 1 = 10 Ω ,滑动变阻器 R 3 标有“ 20 Ω 0 . 5 A ”字样。只闭合开关 S 1 ,电流表的示数为 0 . 9 A ;再闭合开关 S 2 S 3 ,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1 . 5 A ,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 S 1 S 2 S 3 都闭合时, R 2 10 s 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 S 3 ,移动变阻器滑片时, R 1 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 3 . 8 V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R 、电阻箱 R 0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0 . 1 V ,电流表示数为 0 . 04 A ,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移动变阻器滑片 P ,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③闭合开关 S 1 ,将开关 S 2 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到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 0 =    Ω

④再将开关 S 2 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8 V ,则灯泡额定功率 P L =    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范围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 1 . 11 g / c m 3 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②纠正后,实验通过  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含水量 W / %

50

40

30

20

10

5

混合液沸点 t / ° C

107

110

116

124

141

160

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 W 与混合液沸点 t 的关系图线。

②混合液的含水量为 15 % 时,沸点是   ° C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  ;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洁具

智能洁具(智能马桶、全自动洗碗机、智能浴缸等),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杀菌等功能,已进入百姓家庭。

某智能洁具为确保安全,插头带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图甲,连接洁具的火线与零线穿过环形铁芯,正常工作时,两线中的电流相等;若火线与零线中的电流不等,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经放大后通过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 S 切断电源。

这种洁具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人靠近时,感应装置自动升起洁具盖子;启动洗净功能,加热器将水快速加热至温控装置预设的温度,水泵喷水实施清洗,喷水杆采用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自动开启烘干功能。表一为该洁具的部分参数,表二为水泵的性能测试参数(表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水泵抽送水的体积;扬程指水泵能将水提升的高度)。

表一

额定电压

220 V

清洗喷水量

0 . 8 L / min ~ 1 . 2 L / min

烘干机额定功率

180 W

加热器额定功率

2100 W

表二

流量 Q / ( × 10 - 4 m 3 s - 1 )

0.5

0.6

0.8

1.0

1.2

扬程 H / m

1.25

1.80

5.00

7.20

(1)该智能洁具应选用  线插头。当图甲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从 a 流向 b 时,电磁铁下端是  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外线感应装置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

B .暖风烘干是靠增大面积来加快水的汽化

C .纳米银是银分子,喷水杆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漏电保护装置内的火线与零线短路时,开关 S 不会被吸起

(3)洁具正常工作,按最大喷水量用设定为 38 ° C 的温水清洗,加热器的效率为   % ;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工作 40 s ,消耗的电能会使标有“ 3000 imp / ( kW h ) ”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次。 [ 水的比热容 c = 4 . 2 × 10 3 J / ( kg ° C ) ,室温为 18 ° C ]

(4)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当该水泵的流量为 0 . 8 × 10 - 4 m 3 / s 时,其扬程为   m ;当水泵的流量为 1 . 0 × 10 - 4 m 3 / s 时,输出的水达到对应的扬程,此过程中水泵克服水重力做功的功率 P =    W ( g 10 N / kg )

(5)图乙为洁具的温控装置原理图。 R 1 是滑动变阻器, R 2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 R 1 两端电压 U 1 增大到一定值时,控制电路将切断加热电路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①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 ) 电源电压,可使控制水温的预设值升高;

②电源电压设定为 10 V ,当 R 1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6 Ω 时, R 2 的电功率为 4 W ,此时加热电路恰好被切断。若预设的水温相对较高,则控制电压 U 1    V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