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三县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
B.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不相同 |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
C.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
B.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利用焰色反应,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
D.加入四氯化碳,萃取,观察是否分层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做氧化剂 |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
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 NaCl溶液 | B.75 mL 2 mol/L CaCl2溶液 |
C.150 mL 2 mol/L KCl溶液 | D.75 mL 1 mol/LAlCl3溶液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C.11.2L氯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个 |
D.2L 1mol/L Na2SO4溶液中Na+离子数为2NA个 |
化学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硝基(—NO2是一种官能团)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A.乙苯 | B.邻二甲苯 |
C.间二甲苯 | D.对二甲苯 |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羟基 | B.分子中含有羧基 |
C.分子中含有氨基 | D.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6O3 |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2 mL 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和4 mL 0.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不够量 | B.硫酸铜不够量 |
C.乙醛溶液太少 | D.加热时间不够 |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下图,分子结构中R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与溴水反应,且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 mol Br2 |
B.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NaOH反应 |
C.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8mol |
D.维生素P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要证明一氯甲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水溶液③加热④加蒸馏水⑤冷却后加入HNO3酸化 ⑥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
A.④③①⑤ | B.②③⑤① | C.⑥③④① | D.⑥③⑤①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CF2=CF2)与乙烯(CH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F2—CH2—CF2—CH2—”的连接方法 |
B.合成“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
C.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型分子 |
D.该材料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Cl- | B.Ba2+ Na+Cl- SO42- |
C.Ag+ Al3+ NO3-H+ | D.K+ H+ SO42-OH- |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 Cl2+2KI ══ I2+2KCl ② 2FeCl3+2HI ══ I2+2FeCl2+2HCl
③ 2FeCl2+Cl2══ 2FeCl3 ④ I2+SO2+2H2O ══ 2HI+H2SO4
A.Cl2>I2>Fe3+>SO2 | B.Cl2>Fe3+>I2>SO2 |
C.Fe3+>Cl2>I2>SO2 | D.Cl2>Fe3+>SO2>I2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 + CO32- = CO2↑+ H2O |
B.氢氧化钡溶液与浓盐酸反应:OH-+H+= H2O |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 Fe= 2Fe2+ |
D.钠投入水中:Na +H2O = Na+ + OH- + H2↑ |
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③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
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
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⑤⑦ |
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铁架台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写出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忘记加入碎瓷片就加热进行实验,为防止暴沸,下一步的操作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②:
(4)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 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_____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__ _____。
(3)能证明乙醇反应后产物的实验现象是
。
(4)本实验中若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无明显变化,而F处现象与(3)相同。推断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
已知:
某一元氯代烃A分子式为C6H11Cl,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F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写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F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和 G____________(是或否)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写出FeCl3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反应过程中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会有 g Cu溶解。
(2)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不含FeCl3)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纯净的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请写出上述试验过程中②⑤的化学式:
② ,⑤ 。
请写出①⑥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