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等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避免核泄漏事故的危害
C.加强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
D.实施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电子式:
D.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2H5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点石成金”,即可将黏土转化成金单质
D.等质量的铝粉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消耗更多的NaOH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Mg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MgO和Mg2S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的半径:Si > Mg B.氧元素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C.Mg的还原性强于Si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镁元素被氧化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X是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简单离子半径:W2>Y2>Z2+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WY2、ZY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a+、NH4+、AlO2、CO32
B.8% H2O2溶液:H+、Fe2+、SO42、Cl
C.含有Fe3+的溶液:Na、Al3、Cl、SCN
D.Kw/c(H+)=0.1 mol·L-1的溶液:Na、K、CO32、ClO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配制FeCl3溶液
B.称取4.0gNaOH,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
C.利用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D.如图2所示,关闭弹簧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吸收少量的CO2气体:NH3·H2O+ CO2 = NH4++HCO3
B.Na2SO3溶液中SO32的水解:SO32+ 2H2O=H2SO3+ 2OH
C.KClO3溶液与浓盐酸反应: ClO3+5Cl+6H=3Cl2↑+3H2O
D.(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Fe2+2OH=Fe(OH)2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A电极上发生的一个电极反应为:2Li++S8+2e=Li2S8
C.每生成1mol Li2S8转移0.25mol电子
D.电子从B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A电极,再经过电解质流回B电极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锌锰干电池中的MnO2在工作时起催化作用
B.若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产生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C.室温下,体积、pH均相同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氢气多,说明酸性:HB>HA
D.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 △H=-a kJ·mol-1,平衡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H3,重新达平衡时a值不变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枝酸在微生物、植物的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系统中作为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
B.1mol分枝酸最多消耗3molNaOH
C.分枝酸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
D.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l2
B.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常温下测定0.1 mol·L-1醋酸或醋酸钠溶液的pH
C.探究FeCl3和KI溶液反应限度:向5mL0.1 mol·L-1KI溶液中加入0.1 mol·L-1FeCl3溶液1mL,振荡,加苯萃取后,向水层中加入5滴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NH4Cl溶液中:c(Cl)>c(NH4+)>c(OH)>c(H+)
B.在0.1mol·L-1CH3COOH中: c(CH3COOH)>c(H+)>c(CH3COO)>c(OH)
C.0.2mol·L-1NaHCO3溶液与0.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2c(CO32)+c(HCO3)+c(H2CO3)
D.0.2mol·L-1氨水与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H)=c(NH3·H2O)+c(OH)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臭氧的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一定条件下,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O2和1.0 mol O3,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O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O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2NO2(g)+O3(g)N2O5(g)+O2(g) △S<0
B.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平衡常数Ka=Kb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密闭容器的体积变为4.0 L
D.若c1=0.3mol·L-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的速率v(NO2)=0.005 mol·L-1·s-1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流程如下:

(1)浸取时,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             。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   B.降低硫酸的浓度   C.适当升高温度
(2)还原时,试剂X的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试剂X可能是            (填字母)。

A.Fe粉     B.SO2     C.NaI
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           
(3)滤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由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                     过滤、洗涤、干燥。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合物F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写出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由D→E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能发生银镜反应 ;     Ⅱ.水解产物之一遇FeCl3溶液显色;
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 已知。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葡萄酒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
(1)1.90g Na2S2O5最多能还原        mLO2(标准状况)。
(2)0.5mol Na2S2O5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该溶液pH=4.5。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所示。

写出Na2S2O5溶解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当溶液pH小于1后,溶液中H2SO3的浓度变小,其原因可能是                                    
已知:Ksp[BaSO4]=1×10-10,Ksp[BaSO3]=5×10-7。把部分被空气氧化的该溶液pH调为10,向溶液中滴加BaCl2使SO42沉淀完全[c(SO42)≤1×10-5mol·L-1],此时溶液中c(SO32)≤       mol·L-1
(3)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测定(已知:SO2+I2+2H2O=H2SO4+2HI):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馏出抗氧化剂成分。取馏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5mol·L-1标准I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I2溶液16.02mL。重复以上操作,消耗标准I2溶液15.98mL。计算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单位:mg·L-1,以SO2计算,请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俗名“大苏打”,又称“海波”。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加热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下图: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通入SO2反应生成Na2S2O3和CO2,其离子方程式为                     ,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              洗涤。
(3)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装置B中SO2的吸收效率,C中试剂是              ,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                。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B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写出一条)。
(4)本实验所用的Na2CO3中含少量NaOH,检验含有NaOH的实验方案为:                  (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 CaCl2溶液、Ca(OH)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提示: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9.5)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1)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合成尿素
①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       ΔH=-159.47 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   ΔH=+ 72.49 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ΔH=                kJ·mol-1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 + 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氨气易液化,便于储运,可利用NH3作储氢材料
已知:2NH3(g)N2(g) + 3H2(g) ΔH=+92.4 kJ·mol-1
① 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                   (填“低温” 或 “高温”)。
②其他条件相同,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氨气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在600℃时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填催化剂的化学式)。c点氨气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                               
(3)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物质(用NH3表示)和氯化物,把垃圾渗滤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电极为惰性材料)进行电解除去NH3,净化污水。该净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电解产生氧化剂,第二步氧化剂氧化氨氮物质生成N2

①写出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分子纳米活性钛无霸是钛氧化物经过光照射,在其表面产生氧化性极强的活性离子,这种活性离子可以分解存在生活空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甲醛、氮氧化物等)。
(1)Ti2+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                       
(2)甲醛分子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甲醛易溶于水,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4)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
(5)某含钛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苯甲酸苯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用二苯甲酮制备苯甲酸苯酯。

制备苯甲酸苯酯的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20mL浓H2SO4与40mL冰醋酸在下图装置的烧杯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

步骤2:向烧杯中继续加入过硫酸钾25g,用电磁搅拌器搅拌4~5分钟,将二苯甲酮9.1g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到上述混合液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5℃,此时液体呈黄色。
步骤3:向黄色液体中加水,直至液体黄色消失,但加水量一般不超过1mL,室温搅拌5h。
步骤4: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冰水中,析出苯甲酸苯酯,抽滤产品,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
(1)步骤1中控制在5℃以下混合的原因为                    
(2)步骤2中为控制温度不超过15℃,向混合液中加入二苯甲酮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方法是           
(3)步骤3中加水不超过1mL,原因是                    
(4)步骤4中抽滤用到的漏斗名称为                      
(5)整个制备过程中液体混合物会出现褐色固体,原因是                               ;除去该固体操作为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