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云南卷)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卷)“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
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陕西卷)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辽宁丹东卷)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中共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决策和思想引领下,领导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五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缩影。请根据图片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在图一会议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选出的中共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谁?
(2)指出图二会议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意义。
(3)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图五会议首次使用了哪一重要的科学理论称谓?
(5)依据上述图片,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该报道反映了(  )

A.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B.农村合作化的优越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文革时期“左”的错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江苏泰州)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中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3 分)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 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3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南州卷)(共10 分)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1978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变化的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A.土地改革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南州卷)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后,1988年,我国又增设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海南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指出,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根溯源】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汗血马、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3)丝绸之路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小明同学想去领略沿线石窟艺术的风采,请你推荐一处最理想的去处。
【开放合作】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大的特区名称。写出图中A处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材料四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欧盟总部,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访欧盟总部。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时强调,推进中欧关系,合作共赢是关键。围绕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更全面、更强劲、更高端的合作。
——摘编自中国新华网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哪一组织?
材料五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根据这样的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事例。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要回答    8分】
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建国初期的哪一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该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此,农民告别了什么制度?
(4)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 年工业生产平均 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 18%(英国是 4.1%,美国是 2.8%)。中国用 5 年实现钢产量增长 400 万吨左右(英国用了 24 年,美国用了 15 年)。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 1952年增 长 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 4000 户以上,还有 1 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3 分)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 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 1953—1978 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3 分)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黔南州卷)(共10 分)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改革家商鞅提出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念,在近代以来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请写出这两次改革的名称;并归纳两次改革的相同历史意义。
(2)对20世纪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有人评价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这种说法对不对?请结合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加以说明。
(3)从上述改革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来源:2015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3期 专题2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