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水绵
C.小球藻 D.颤藻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不是生命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的正确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脂肪、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DNA、蛋白质
C.核糖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D.中心体:蛋白质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腺苷含有氮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胡萝卜素含有镁元素
D.胰岛素含有硫元素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a+b,20
D.大于a,20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A.8种核苷酸
B.5种含氮碱基
C.1种五碳糖
D.4种脱氧核苷酸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都是C、H、O
B.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C.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D.构成糖原、纤维素等多糖的单体相同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性激素和脂肪属于固醇类物质
C.维生素D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含氧多,氢少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细胞中无机盐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A.胡萝卜可选作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C.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Ⅳ染液检测脂肪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原核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都符合流动镶嵌的结构模型
B.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细胞体积变大,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D.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实现自我更新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误的是

A.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B.白细胞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正确各种物质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脂质
B.肌细胞可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内膜上合成淀粉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以合成ATP
B.膜蛋白具有识别、运输、催化等功能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细胞内的液体又称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和通透性均大于细胞壁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盐酸处理表皮细胞,更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正确装片进行三次观察并记录结果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主动运输
B.细胞液浓度增大,叶肉细胞主动吸收离子能力减弱
C.细胞吸收离子、较大分子都以主动运输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进行主动运输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B.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自身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B.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C.谷氨酸棒状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加入碳酸钙
B.加入的二氧化硅太多
C.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叶绿体基粒上分布有各种光合色素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物质交换效率减弱
B.胚胎细胞中不存在与凋亡有关的基因
C.细胞的衰老和坏死是异常的生命活动
D.RoUs肉瘤病毒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过氧化氢酶④二氧化碳⑤唾液淀粉酶⑥甲状腺激素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胰岛索

A.③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正确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D.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调节机制,正确于稳态维持有重要意义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B.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C.抑制HBV-定能抑制HDV
D.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突触只位于c处
B.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Ⅱ处表示突触前膜,可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I与Ⅱ之间为组织液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
C.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将种子堆放在一起,最后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水处理有利于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B.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
C.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有利于降低脱落酸的含量
D.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核膜上的核孔便于核质之间有选择地交流大分子,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B.该植物幼根正确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正确该离子的吸收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正确该离子的吸收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O
C.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D.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正确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GF-p-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pi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并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D.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I、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韵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误的是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表示消化系统,①表示主动运输
C.Ⅲ表示肾脏,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皮肤,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误的是

A.信息分子A~E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E
B.信息分子B和C都是由垂体分泌的
C.幼年人体内信息分子D过少时表现为发育迟缓
D.信息分子E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成熟
B.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黄杨、葡萄枝条的生根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黄瓜,可防止落果
D.用赤霉素类处理黄麻,可使植株增高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④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⑤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⑥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和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onalParsons和他的同事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内膜、外膜及其他组分的方法,如图所示。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内膜上的Fo-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         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
(2)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各部分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请在图示实验基础上和含有ADP、Pi等适宜条件下,完善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部分细胞结构及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主要是________。在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细胞结构包括___________,这种变化有利于实现细胞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图1中乙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         ,甲状腺细胞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包括             
(3)图2表示激素A作为信号分子正确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4)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是        。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则该病属于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由相同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潮湿的小麦种子容易发芽。小麦种子发芽后,该化合物可水解成         ,后者可用          试剂鉴定。潮湿的小麦种子也容易发霉,其原因是         
(2)将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右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①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②若小麦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在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氧气产生速率)是    mol/min。
(3)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除外界因素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分析回答问题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胃蛋白酶仅正确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是神经一体液调控的结果,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3)冷水刺激会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正确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d,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      的增加和细胞     的增大。
(2)据图分析,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             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          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3)据图分析,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               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

来源:2016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