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邻《中山诗话》记载:“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日:‘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日:‘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爽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成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是渊源有自。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王夫之所言甚是,但是这也表明了要读懂唐诗,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因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或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诗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了酒价。
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C.宋代的刘郐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D.陈岩肖认为,杜甫的诗除非特意去纪事,都会经常记录当时当地的产品和物价情况。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描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王嗣爽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朝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唐朝酒的价格确实比较贵。
C.杜甫的“三百青铜钱”之说不过是袭用成语罢了,北齐时期倒真正有可能一斗酒三百钱。
D.中国历史上酒的价格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价格应该不一样。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的叙述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人在诗歌中普遍追摹和袭用他“斗酒十千”的说法。
B.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把它所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合适的。
D.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这说明读者并没有真正的读懂唐诗。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志愔,博州聊城人。擢进士第。中宗神龙中,为左台侍御史,以蹦鸷为治,所居人吏畏詟,呼为“皂雕”。迁大理正,尝奏言:“法令者,人之堤防,不立则无所制。今大理多不奉法,以纵罪为仁,持文为苛,臣执刑典,恐且得谤。”遂上所著<应正论》以见志,因规帝失。又言:“刑赏二柄,惟人主操之。故日:‘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上也。’魏游肇为廷尉,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又言:“为国当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严者,非凝网重罚,在人不易犯而防难越也。”又言:“汉武帝甥昭平君杀人,以公主子,廷尉上请,帝垂涕日:‘法令者,先帝之所造也,用亲故诬先帝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卒可其奏。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日:‘王,陛下爱子,请赦之。’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乃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子律乎故天子操法有不变之义凡数千言帝嘉之景云初,以左御史中丞迁大理少卿。时诏用汉故事,设刺史监郡,于天下剧州置都督,选素威重者授之。遂拜志愔齐州都督。徙汴州,封北海县男。太极元年,兼御史中丞内供奉,实封百户。出为魏州刺史,改扬州长史。所至破碎奸猾,令行禁信,境内肃然。开元九年,帝幸东都,诏留守京师。京兆人权梁山妄称襄王子,与左右屯营官谋反,自称光帝,夜犯长乐门,入宫城,将杀志情,志愔逾垣走,而屯营兵悔,更斩梁山等自归,志愔惭悸卒。
(选自《新唐书·王志愔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乃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子律乎/故天子操法有不变之义/凡数千言帝/嘉之/
B.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乃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子律乎/故天子操法有不变之义/凡数千言/帝嘉之/
C.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乃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子律乎/故天子操法有不变之义/凡数千言帝/嘉之/
D.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我乃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子律乎/故天子操法有不变之义/凡数千言/帝嘉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历史上有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志愔执法刚正,众人颇有畏惧。他是进士出身,曾任职御史台,官员都怕他,给他起了外号,在下属官吏眼中,他严厉刚猛,如皂雕一般。
B.王志愔上书皇帝,论述执法原则。他提出,要想约束大众,就必须制定法律;他认为,赏罚大权,只能在君主手中;他强调从严执法。
C.王志愔借古人之例,劝诫当朝国君。他在给皇帝的上书中,同情因宽恕自己外甥而感到无奈的汉武帝,赞美了不徇私情、拒绝杨素之请的隋文帝。
D.王志愔深受信任,出任多地长官。他平时威望甚高,无论到何地任职,都要打击奸诈分子,维护令行禁止的局面,把地方治安治理得井井有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理多不奉法,以纵罪为仁,持文为苛,臣执刑典,恐且得谤。
(2)志情逾垣走,而屯营兵悔,更斩梁山等自归,志倍惭悸卒。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伤 愚 溪【注】
刘禹锡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注】愚溪,在湖南省永州市西南,本名冉溪。唐柳宗元谪居于此,改其名为愚溪,并结茅树蔬,筑堂而居。此诗作于柳宗元去世三年后。
本诗和晏殊《浣溪沙》词中都有“燕”这一意象,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具体说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             ,            ”。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描写宫女对镜梳洗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威猛的气势的两句是“                         ,_    ___    ”。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新 年 礼 物
侯发山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他们也知道弱势群体的不容易。卖衣服的,卖年货的,还有现杀活羊的……都来了。有商家门口的音响放着“新年好啊新年好”。不时炸响的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迎光临!”
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豫剧、曲剧,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
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刘娟看到雇主家里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满衣服了,说洗衣机老费电。即便是给母亲买了,会不会用还得一说。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么。
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受电话。
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
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的礼物,啥礼物?”
“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母亲接到李娟的电话,始而激动,继而沉默,再后怯怯地问话,表现了她对女儿由思 念、期盼到理解、关心的变化,这是小说的细腻之处。
B.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很久不知道给母亲买什么礼物,就打电话问母亲缺少什么,这样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面母亲为李娟寄礼物的事。
C.李娟陪雇主老太太睡觉,而放弃陪母亲睡觉,令人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现在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的忧虑和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D.弟弟回到家里过年,而且还帮母亲劝姐姐回家过年,说明弟弟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都超过了姐姐,他是小说着力树立的一个鲜明的孝子形象。

E.李娟听弟弟在电话里讲述母亲对她的思念和期盼,于是也开始思念母亲,亟不可待地想回家和母亲团聚,感受母女亲情,所以流下了泪水。
(2)小说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李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4)新年礼物对李娟和母亲来说,意义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并简要分析新年礼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给弟弟提奥的两封信
[荷]文森特·梵高
巴黎1886年3月   
你保存的那些花卉,我已把它们画成组画。一枝百合花——有白色的,粉红色的,绿色的——由黑色衬托,有点像珍珠母镶嵌在日本黑漆器上;一束以蓝黑色为背景的橙红色卷丹花;一束以黄色为背景的紫色大丽花;以及以浅黄色为衬托的插在蓝色花瓶的唐菖蒲花。
我很愿意交换伊萨贝两幅水彩画,特别是有人物的画。能否从普林森赫那里弄到奥托·韦伯那幅美丽的“秋天”画?我愿意拿四幅系列画作交换。我们需要素描画,更需要油画。
我身上只剩下两个路易,恐怕维持不了从现在到你回来这段生活。
我昨日看到唐居伊,他把我刚画好的一幅油画挂在橱窗里。自你离开后,我已画了四幅,手头还有一幅大的。,我知道,这些长形油画很难出售。但是,人们今后会明白,这些画中有野外风景,情趣高雅。
这批油画适合装饰一间餐馆或一所乡间别墅。如果你热恋并结婚,依我看,毫无疑问,将来某一天你会像其他画商一样发家致富,拥有自己的乡间别墅,过上愉快的生活。10多年前,你也许发过誓,无论如何,家庭总要兴旺发达。如果你成亲,母亲一定非常满意。为了你的身体健康和工作,你不该孤身一人。
至于我,我觉得已失去了生儿育女的欲望。35岁本该是娶亲的时候,我却有这种感觉,使我不时心里难过。有时,我对讨厌的绘画这一行恨透了。法国诗人黎施潘说:“酷爱艺术意味着失去真正的爱情。”我认为这句话对极了。但另一方面,真正的爱情却使你讨厌艺术。我有时觉得年纪大了.情绪沮丧,然而仍然是个绘画爱好者,而不是一个绘画的真正热心者。
为了事业的成功,一个人必须要有抱负,而抱负似乎很荒唐。即使绘画取得成功,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每想起这一点,我就消沉下来。绘画的结果如何,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想少给你增添负担。我希望取得成就,使你能大胆展出我的作品,又不损坏我的名誉。然后我就离去,到南方某个地方,就看不到这么多像我一样被人们讨厌的画家了。
奥弗  1890年7月27日
我仍在努力工作,我已画好四幅油画习作和两幅素描。其中一幅素描画的是古老的葡萄园与一农妇,我打算把它绘制成一幅大型油画。
我现在已十分沉迷于那些面对着山峦、漫无边际、犹如大海般的麦田,那大片的呈柔和黄色、柔和嫩绿色、柔和紫色的已耕种的锄尽杂草的土地,有规律地间种着土豆苗,绿色的茎叶上已盛开着花朵,苍穹笼罩着的四野呈现出一派柔和的蓝、白、粉红和紫色色调。
我现在的情绪很好,有心思要把这一切都画下来。
我仍十分热爱艺术及生活。至于我是否该娶个妻子,我也没把握。至少我认为自己太老了,不能再寻回已逝的年华,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了。要说我所关心的事,那便是全力以赴献身于油画事业之中。我正在试图像我所喜爱和钦佩的那些画家们那样工作,我以生命做赌注作画,为了它,我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理智。
(摘编自欧文·斯通《梵高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相关链接
①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3.30-- -1890.7.29),又译“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一生穷困潦倒。1888年12月23日因精神抑郁失常,割下一只耳朵。在提奥帮助下,梵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1890年在布鲁赛尔的“二十人展览会”上,梵高的《红色的葡萄园》得以出售,这是他在世时出售的唯一一幅作品。5月出院,迁居奥弗;6月创作《加歇医生像》。7月,去巴黎探望提奥一家。他最后的一幅油画是《麦田群鸦》。7月27日旧病复发,开枪自杀,29日去世。
(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麦田群鸦》构图由三条岔路展开宽广的麦田,画中几乎没有中心视点,而分散的乌鸦,使画面更显辽阔。画面呈现单纯而简明的意象,有着人们熟悉的画家特有的金黄色,但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恐惧、压抑、惊栗,预示着灾难的风暴即将来临。三条道路伸往三个方向,道路的尽头全是一片迷茫与阴森。这是他生命最后的逼真而可怕的写照.。也是他留给世人一份刺目的图像的遗书。”
(冯骥才《最后的梵高》)
③世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梵高,鼓励他从事创作,向他提供使他坚持绘画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金钱,对他有着永不枯竭的亲爱之情。这种亲情梵高比什么都更需要。这个人就是他的胞弟、一生的知己提奥(1857.5-1891.1)。
(摘自欧文·斯通《梵高自传·前言》,湖南文艺出版社91年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生活的困窘、绘画艺术追求的失败使得梵高更加依赖弟弟提奥的帮助,他更热切地期望弟弟能“发家致富”,以更多地资助自己。
B.“我仍在努力工作”,“我仍十分热爱艺术及生活”,这表明虽然还看不到绘画带来现实的成果,梵高仍然渴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C.梵高给弟弟的信内容丰富,既有他的绘画进展、生活困境和对弟弟的关爱,又有他的思想矛盾和对前途的担忧等。
D.梵高和法国诗人黎施潘对艺术和爱情的关系有非常一致的观点,他们都认为真正的爱情会使人讨厌艺术,而酷爱艺术又会失去爱情。

E.直到生命即将结束才卖出一幅画的梵高,在离世前四年就抱怨“即使绘画取得成功,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那时他已对成功不抱希望。
(2)提奥在梵高生命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1890年和1886年相比,梵高的人生中有什么变与不变的东西?请简要回答。
(4)梵高1890年给提奥的信中所描述的麦田景象和《麦田群鸦》中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这些景象和意象是否暗示了梵高最后的悲剧?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原本以为我们的设计理念够先进了,去外地一学习,才知道自己平时真的是                    ,不知道天外有天。
②当初,很多人连电子商务是什么都不知道,便武断地认为实体经营模式绝对不会给这种新模式任何机会,现在看来,这真是____         
③当涉及到干群关系时,很多事情都变得复杂,我们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的见解难免              

A.鼠目寸光 坐井观天管窥蠡测 B.坐井观天管窥蠡测鼠目寸光
C.坐井观天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D.鼠目寸光管窥蠡测坐井观天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最美学生的表彰大会上,两个孩子的老师也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当老师走出来时,台下的掌声雷鸣般地响了起来。
B.一国货币定价最终取决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币仍将是较强势的货币。
C.这个皮影戏剧团选剧考究,演员唱腔圆润,在当地名气很大,剧团每次外出演出,许多附近的老人孩子都跑来看。
D.那年夏天,带着振兴家乡经济,帮扶邻里乡亲的想法,我们的“新农村合作社”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民主问题上,现在的知识分子还没有资格说它的坏处,而只有责任说它的好处,这话听起来有些霸道,很不宽容似的,但这是知识分子的起码责任。民主有没有坏处,那是一望而知的问题。它有坏处,但它的坏处和没有民主的坏处不是一回事。而且没有见过民主好处的人,       ,我们不说民主的好处,也就没有资格说它的坏处。

A.最好别说民主的坏处,因为它的那些坏处都是和好处相伴而来的,
B.怎么能了解民主,对民主怀有敬意呢
C.即使谈到没有民主的坏处,也不能令人相信
D.对没有民主的坏处恐怕也未必了解,更谈不上深入探讨了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社会在语言领域显现出“双刃剑效应”,在普通话迅速推广普及的同时, ①    。当下,跟年轻人提到方言,他们往往会认为用处不大,“老土”,羞于学习,能使用家乡方言者越来越少。其实, ②  ,没有了方言,地方戏、地方曲艺就会消亡,比如越剧、秦腔、黄梅戏、天津快板、河南梆子等都依赖方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乡音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情乡愁。现代社会经济要一体化,文化要多样化,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看成对立排斥关系,③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解读全面,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字左右。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演员贾玲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演小品《木兰从军》,将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怕死的傻大妞形象。
节目播出后,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文史专家说:“这出闹剧,令人作呕,又为之愤慨。其技艺低劣,内容庸俗,不仅歪曲了木兰的形象,也玷污了民族文化,可恶至极。”而广大网民反应不一。
贾玲最终进行了公开道歉。而在贾玲道歉后,部分网民发起“贾玲保卫战”,反对道歉,认为文化艺术不能只发出一个声音。这又在广大网民中引起了新的争论。
请给贾玲、相关专家或其他相关参与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写信人为考生本人,统一署名为“晓豫”,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