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五)
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
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
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 ( )
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 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
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
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图。请你帮他继续设计: 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料的位置(在答题卷上写出对应①②③所需的材料名称),以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
①
②
③
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中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1)过滤时待滤液高于滤纸上边缘:
(2)漏斗的下端未与烧杯内壁紧贴:
(3)未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
(4)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的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 。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 。
陈纬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明矾一种是 剂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有(至少写两种):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净水了!
对此,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若要制得纯净水,还需要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
(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 物(填“纯净”或“混合”);
(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护好各引水渠中的水源,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②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③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④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3)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
轻度缺水 |
中度缺水 |
重度缺水 |
极度缺水 |
人均水量/(m3/a) |
1700~3000 |
1000~1700 |
500~1000 |
<500 |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典型的 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中的节水办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A~J分别为初中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J ,W ,I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⑴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代号,下同)
⑶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报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人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陈毅元帅功勋卓著,深受我市人民的敬仰。泰山公园南侧矗立着陈毅元帅东进的铜像,随着时间推移,铜像表面有一部分覆盖着一层绿色固体。小强带着浓厚的兴趣对绿色固体的元素组成进行研究。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铜绿”。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猜想与假设:经过思考和推理,小强认为“铜绿”的组成元素可能是铜、氧、氢、碳元素。
实验与结论:小强按实验设计连接A 装置(填装置代号),在检查
装置气密性后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将一定量绿色固体装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实验 |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绿色固体变黑色 |
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探究得知“铜绿”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
反思与应用:大多数金属的锈蚀与铁、铜的锈蚀相似,金属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写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示意图。家用破铁锅、废铜线应投入的垃圾收集箱标志是
A. B. C. D.
含磷洗涤剂中因含Na5P3O1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A.+6价 | B.+5价 | C.+4价 | D.+3价 |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 B.石灰浆用于砌砖抹墙 |
C.氢气用于制备金属材料 | D.石墨作干电池电极 |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醋酸 | B.氮气、氧气、空气 |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 D.石墨、熟石灰、盐酸 |
化学无处不在,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酸雨的形成 |
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
D.用肥皂水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泄漏 |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控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 ①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
B.物质的属类归纳: ①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②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④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
C.实验方法归纳: ①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②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先要预热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
D.物质俗称归纳: |
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②纯碱是碳酸钠
③石灰水是氢氧化钙 ④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用的试剂或实验用品错误的是
A.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 | B.CO2和CO(澄清的石灰水) |
C.汽油和酒精(水) |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稀HCl) |
多数食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湿,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腐败。生产上多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CaO粉末,可使食品保持干燥。现已研究成功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中),铁粉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从而保护食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铁锈是一种混合物 | B.铁粉干燥剂能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
C.也可选择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 D.每种干燥剂袋上都要有明显的“勿食”字样 |
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
(3分)根据规律填空或将下列物质按要求从低到高排列:
①.K、Ca、Na、 Al、Zn、Fe
②.C2H4、C3H6、 C5H10、C6H12
③.溶解性:a 、CaCl2 b、CaCO3 c、Ca(OH)2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小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一瓶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写出小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小红同学在实验室选用C、E等装置组合制取CO2,若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 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 除去水蒸气。
(4)小明同学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5)小敏同学用G装置收集满一瓶氢气后,若需用水将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导管口
(填“a”或“b”)通入。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B.氧气供给呼吸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D.稀硫酸除铁锈 |
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2 | B.H2 | C.CO2 | D.O2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其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陔心筒。“钢筋混凝土”属于
A.金属材料 | B.合成材料 |
C.无机非金属材料 | D.复合材料 |
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 B.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
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 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 |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测得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5%;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5.43gNaCl固体;③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④用10mL量筒量取6.6mL水。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甲 |
乙、丙、丁 |
A |
非金属元素 |
硫元素、氧元素、汞元素 |
B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原子、离子 |
C |
有机合成材料 |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D |
混合物 |
加碘盐、空气、食醋 |
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颁布施行。下列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做食物保鲜膜 |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
C.用氮气充入小食品袋作保护气 |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时,迅速盖上锅盖 |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
C.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滤液中有Ag+、Cu2+、Zn2+、Fe2+,不溶物为Ag;
②滤液中有Ag+、Cu2+、Zn2+、Fe2+,不溶物为Ag、Cu;
③滤液中有Fe2+、Zn2+,不溶物为Ag、Cu、Zn;
④滤液中有Fe2+、Zn2+,不溶物为Ag、Cu、Fe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 Ba(OH)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O(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足量铜粉,过滤 |
按下列要求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
B.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aO+2HCl=CaCl2+H2O |
C.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水区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B.用食盐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
C.用碘水区别淀粉和葡萄糖 | D.用灼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可能存在Na2SO4 |
B.可能存在NaCl |
C.肯定不存在Ba(NO3)2 |
D.肯定只存在Na2CO3 |
在空格内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含义。
(1)2个硅原子 ; (2)亚铁离子 ;
(3)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 ; (4)5个氮分子 ;
(5)4SO42- 。
将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化学式之间用短线连接起来
甲 烷 NaOH
葡萄糖 Na2CO3
苛性钠 CH4
纯 碱 C6H12O6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下列七种物质:
A.蛋白质; | B.熟石灰; | C.维生素; | D.明矾;E、酒精;F氯化钠;G生石灰;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
(1)可用作火锅燃料的是 ▲ ; (2)可用于净水的是 ▲
(3)牛奶、鸡蛋、肉中富含 ▲ ;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
(5)医疗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 。
比较类推、寻找规律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十7、+5、+3、+1、-1,下面五种物质都是含氯元素的酸。
(氢氯酸)、HC1O(次氯酸)、HC1O2(亚氯酸)、HC1O3(氯酸)、 (高氯酸)
(2)分析反应:Zn+CuCl2=ZnCl2+Cu;Cu+2AgNO3=Cu(NO3)2+2Ag;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C12+2NaBr=2NaCl+Br2 和Br2+2KI=2KBr+I2 中, 可判断:Br2、I2、C12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a中混有少量b,用 的方法提纯a。
(3)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4)t2℃时,75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
(5)t1℃时,60g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入40g水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集气瓶炸裂 B.防止发生爆炸 C.防止药品污染
(1)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 g氯化钠固体。
(2)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 (填字母)。
|
a.烧杯、b.药匙、c.蒸发皿、d.玻璃棒、e.量筒。
|
(4)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
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小亮同学将按正确操作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请你帮助他写好标签: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一定含有哪些物质?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大家根据甲、乙、丙中发生的反应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
②根据废液呈红色,可判断废液还含有呈碱性的物质。同学们做了如下猜想: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刚认为: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刚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
【实验设计】小明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红、小云、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明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小红的猜想正确。 |
② ▲ 。 |
▲ 的猜想正确。 |
|
③ ▲ 。 |
▲ 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 该碱性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处理时需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直至看到 ▲ 现象即可。
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中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