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小刚在收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与该图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隋朝大运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中印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朋友。的确,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位杰出的使者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问,下列选项中与描述的这位使者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鉴真东渡 B.赤壁之战
C.玄奘西行 D.开凿大运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举荐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玄奘西游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鉴真东渡日本
D.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下列关于火药的叙述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火药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
B.隋朝时,火药已经运用于军事上
C.火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作战方式
D.火药的发明,还丰富了人民的娱乐生活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右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  ②直辕犁  ③水排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上朝时,见到大臣向太宗皇帝进谏
C.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D.和太宗皇帝一起讨论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宜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看到下面这幅图,读到这句诗,你就会对一位人物再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位人物产生憎恶之恨。诗句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    )

A.寇准和秦桧 B.岳飞和赵高 C.寇准和宋真宗 D.岳飞和秦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选拜访的老师应是(      )

A.王昭君 B.黄道婆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现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成功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据此你知道明末侵占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郎。倭倭来,不要慌,我自戚爷会抵档。”歌谣中的“戚爷”做了什么事?(   )

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中俄历史上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李玲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每空2分),帮助李玲完成这期板报。

(1)选官制度:________________
(2)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
(3)外交关系:________________
(4)科技:________________
(5)诗歌:________________
(6)艺术宝库: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 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
【技术创新】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4)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2分)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两点唐朝繁荣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共11分)
材料一  恩格斯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材料二   欧洲最初见到的中国印刷品是纸币与纸牌。欧洲最古老的印刷品,印刷于1423年。
材料二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 此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岿然不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中国“四大发明”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2)依据材料一,指出火药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最早标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是什么?
(4)材料三所指出的桥是指哪座桥,何时何人所设计的?其历史地位如何?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防此三镜子,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秦皇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河南北两个端点分别是哪里?此河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3)材料三中的皇帝除了“以人为镜”虚心纳谏之外,又是怎样“以古为镜”的?
(4)材料三中的皇帝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他在位期间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事例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潍坊地区初一下期第三次联合检测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