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民以食为天”,古人曾说“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糖”,米饭是我国南方人一日三餐的主食。我国最早培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制度中,开始于西周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下列哪部书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某朝)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该材料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开始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的运输,汉朝的丝和丝织品被转运到

A.西亚、欧洲 B.西非、西欧
C.日本、美洲 D.朝鲜、日本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近代第一次大规模从海上侵略中国,并且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军械所 D.京师大学堂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首描绘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诗中写道“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老将新疆护国门,菜市横刀血溅飞……”(注:“菜市”即北京菜市口刑场)该诗中提到的人物有①林则徐②左宗棠③邓世昌④谭嗣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一张1900年发行的法国明信片。图中数名士兵合力将中国龙吊在一根写着“联合”的树枝上。本明信片反映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应该去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广州     ④嘉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与这一节日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上图,下列路线中正确反映了红军一方面军长征历程的是

A.泸定桥→金沙江→湘江→腊子口
B.吴起镇→金沙江→湘江→泸定桥
C.金沙江→泸定桥→湘江→吴起镇
D.湘江→金沙江→泸定桥→吴起镇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歌词与抗日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当时(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毛泽东“在渝市(重庆)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A.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D.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王进喜
D.“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雷锋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尼克松访华 ②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社会生产陷入困难境地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

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3)材料三中迁都洛阳的皇帝是谁?
(4)你认为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来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4年,我国GDP达到63.65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材料三:新中国科技成就表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8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人类太空行走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
(2)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