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明珠学校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目前港台地区女人出嫁后在姓名前要加上夫姓,在大陆许多农村地区流行财产继承传子不传女”等。这些现象主要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礼乐制 |
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禅让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礼乐制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分封制的衰落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D.郡县设置与秦统一六国有关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夏朝 | B.西周 | C.秦朝 | D.唐朝 |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A.史料解读法 | B.发展的方法 |
C.比较的方法 | D.全面辩证的方法 |
“汉高祖(刘邦)……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到文帝、景帝时诸侯王反叛中央,发生了“七国之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设“中朝” | B.置枢密院 |
C.推恩令 | D.郡国并行制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
C.科举制和郡县制 |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
古人云:“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因此,中国古代建立了
A.三公制度 | B.监察制度 |
C.谏议制度 | D.选官制度 |
“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 B.参知政事 | C.枢密院 | D.军机处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机构,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机构,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列属于这类史实的有 ①西汉设置刺史 ②元代设置中书省 ③明朝设置内阁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A.《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望厦条约》 | D.《南京条约》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新的通商口岸对其开放 | B.军队可进入华北地区 |
C.在华开设工厂 | D.获得军费赔偿 |
据记载,在某一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上述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辛亥革命中 |
C.义和团运动中 | D.鸦片战争中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
A.兴中会 | B.同盟会 |
C.强学会 | D.光复会 |
辛亥革命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了政权,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某书中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Polis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的“Polis”是指
A.公民 | B.政治 | C.城邦 | D.民主 |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议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
C.代议制民主 |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 | B.保护私有财产 |
C.袒护贵族特权 | D.法规明确具体 |
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建设广场、剧院的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这反映了两者
A.艺术品味的高低 | B.经济水平的高低 |
C.传统文明的优劣 | D.政治文明的差异 |
沃(尔)波尔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在于
A.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度的发展 | B.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
C.促使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 D.1832年领导议会改革 |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B.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总统制 | B.君主立宪制 |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 | D.选举和议会立法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以便维护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它既包括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也包括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1、图一、图三所示朝代在地方分别推行什么制度?有何共同作用?
2、图二体现的制度有何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评价:科举之善和八股之害。
材料三: 北宋建立后,着重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问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朱熹《朱子语类》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4、请回答:北宋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带来哪些负面影响?(5分)
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和反复的过程。它们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哪些民主理念、运作方式被后世借鉴?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理解 “光荣革命”的真正意义。
材料三: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指美国)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指出“一个精巧的设计”是指什么?在这个“令人惊叹不已”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材料四: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有学者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走上宪政道路最为典型。请回答: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18世纪末——19世纪法国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有识之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请回答“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材料一: 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继续沉沦;也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真正觉醒。
2、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简述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