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 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俗名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干冰- H 2 O 水银- A g 纯碱- N a H C O 3 酒精- C 2 H 5 O H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氨气( N H 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
B. 每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C. 液态氨中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D. 同温同压下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生石灰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硝酸钾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lob.png

A. 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 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C. 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C. 用熟石灰粉末与之混合、研磨,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D. 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密闭容器内有 M N P 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 M N P Q 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 g 16 . 8 8 . 4 23 . 6 1 . 6
一段时间后质量 g 待测
14 13 . 6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物质 P 一定是化合物

反应生成的 N Q 的质量比为 7 : 3

M 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曲线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氨水   e.硝酸钾    f.葡萄糖
①充填于食品包装袋内以防食品变质的是
②用作气体燃料的是
③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④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沾涂于患处的是
锶元素(元素符号为 S r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锶元素属于(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选择"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黄铜屑(铜锌合金)32.5g,放入盛有180g稀硫酸(足量)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4 g。试计算(请写出解题过程):
(1)该黄铜屑中铜的质量。
(2)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多少克水后可变成20%的硫酸锌溶液?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盐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上的水垢
D.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B. 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C. 钢是纯净物
D. 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移开蒸发皿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 C O 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 难溶于水
C. 没有气味
D. 可以燃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江苏省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 "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牛奶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

青少年常饮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

C.

误食重金属盐可以立即喝大量牛奶

D.

蔗糖与碘水作用呈蓝色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水晒盐属于化学变化                     B 电动车充电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 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                         D 燃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

C. 50℃时把9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 灼烧闻气味能鉴别棉花和羊毛          
B 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升高
C 有放热现象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明矾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 N a C l O 2 )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B.

N a C l O 2 是由 N a C l O 2 构成的

C.

N a C l O 2 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5.4%

D.

N a C l O 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产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保鲜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B.

酒精灯失火应立刻用灭火器扑灭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C.

铁皮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用铁矿石炼铁时尾气要净化处理

D.

气体被压缩后可以存入钢瓶量体温时温度计中汞原子受热变大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来源:2010年高级中的制取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铝箔放入 C u C l 2 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 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 小琪同学猜想 C u C l 2 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 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 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作用。
(2)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 K 2 C O 3 )属于肥。
(4)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
(5)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 C ° 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 g 5 ( O H ) 2 ( C O 3 ) 4 = 5 M g O + X + 4 C O 2 ↑,则 X 的化学式是;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 是常见的无色液体, F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 C 的化学式是
(2) D E 的化学方程式是:
(3) F D 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b是
(2)   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F e 3 O 4 F e 2 O 3 两种( F e O 极易被氧化为 F e 2 O 3 );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F e 3 O 4 F e 2 O 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F e 2 O 3 呢?
[查阅资料2]
(1) F e 3 O 4 F e 2 O 3 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 F e 2 O 3 高温时分解成 F e 3 O 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 F e 2 O 3 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 F e 3 O 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2) F e 2 O 3 高温时会分解成 F e 3 O 4 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 F e O 粉末,若粉末的颜色,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称取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 = CaCO3↓+2NaCl)。反应时CaCl2溶液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
(2)计算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江苏徐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