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苏俄苏联全球趋势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
(2015年广东卷文综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 |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
B. |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
C. |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D. |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2015年山东卷文综2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2015年江苏卷历史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2015年浙江卷文综23)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休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
(2015年广东卷文综23)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B.马歇尔计划 |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 D.《布雷顿森林协定》 |
(2015年海南卷历史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
(2015年安徽卷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16—19 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2015年北京卷文综37)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学发展演变的异同。
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创造新词的方式 |
繁体字 |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
音译外来词 |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麥當勞 |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
赋予旧词新涵义 |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
其他 |
西學、洋錢 |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上表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