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初二历史第六套

下图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他们共同的特征:(    )
①社会比较稳定    ②民族关系比较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太宗统治时重视(    )

A.对少数民族政策 B.文化教育
C.科举取士 D.用人和纳柬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的国家是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大食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唐朝时候就生活在祖国境内,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回纥——回族 B.南诏——彝族、白族
C.吐蕃——藏族 D.回鹘——维吾尔族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战争也有和平,但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各项属于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融合的表现有
①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
②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③辽和西夏分别与宋交战,签订了和约
④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迅速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旺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中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古钱币是(   )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有许多山西人、陕西人迁至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宋朝的普通老百姓,你出远门,一般使用的交通工具和住处是(  )

A.牛、邸店 B.轿子、旅社
C.汽车、客栈 D.驴、宾馆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有一位官员胡中藻,因所做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被乾隆皇帝定成叛逆大罪。这反映了

A.官员公开反清 B.清代的八股取士
C.皇帝明察秋毫 D.清代制造文字狱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献资料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下列史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朝初年创立科举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收复台湾
D.皇帝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唐太宗采用和亲政策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加载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业活动
C.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为(   )
①郑成功从金门出发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下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判断图(一)和图(二)分别为哪个朝代的运河:图一:________图二:________(2分)
(2)图(一)大运河的中心点①是_________,最北端到达②是_________,最南端到达③是_________
运河四段:  C.       D.      E.          F.       (4分)
(3)图 (二)运河开凿的皇帝是__________
(4)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条运河的不同点(至少一点)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宋代政治呈现出一种什么特点 ?宋朝廷靠什么方式来稳定这一政治格局的?
(2)与两宋同时并存的政权有哪些?怎样看待它们之间的政权并存?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
图二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
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
(2)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
(4)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来源: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