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初二历史第四套

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条件包括(  )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朝代中没有统一全国的是

A.隋 B.唐 C.宋 D.元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这是因为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汉唐相比,两宋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南移到江南地区
②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③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稳定是福,战乱是祸。追求和谐稳定是人民永远的梦想。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社会生产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对形成“贞观之治”局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加强对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统治,清朝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
D.岭北行省和甘肃行省
D.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自西晋灭亡后,重新统一的王朝是

A.北宋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举制度是一种:(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门户高低划分官吏级别的制度
D.发展教育事业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三相对应时期应是(    )

A.三国时期 B.唐朝中期
C.两宋时期 D.明朝初期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民族政权与两宋时期同时存在的是

A.辽、西夏 B.西夏、金
C.辽、金 D.辽、蒙古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   )
①李渊     ②李世民    ③武则天     ④唐玄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三司 B.厂卫制度
C.八股取士 D.消藩政策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点是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建立行省制度 D.重用人才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明朝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强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开创科举制”、“开元盛世”、“玄奘西游”、“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只许五口通商 B.排斥一切洋务
C.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许多国际大都市都有“唐人街”,主要原因是唐朝是当时世界上

A.老百姓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B.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C.军队最强大的国家
D.人口最多的国家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如果是女孩子呢,需要缠足
⑤在瓦子里看耍杂技的
⑥通过科举考试为官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邀请你晚上去逛夜市
D.主人的儿子们去开凿两段新运河了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

材料二:某朝开凿的大运河及海运航线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古运河是扬州的城市符号,扬州的辉煌与古运河相伴相随。扬州因古运河而辉煌,古运河也因扬州而骄傲。(下图:扬州段运河)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A、B是运河两个端点城市,他们在现今的名称是?
问题三: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去,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
(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大运河的最南端,我们现在称之为杭州)。战三苦读寒窗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大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棉布新衣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并点燃炭火为张三烘干衣服,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战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之后被分到B郡担任一个官职。张三为答谢老翁,送他一套景德镇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A地指的是哪?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座城市?C地是指哪里?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谁?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最重要的两个科目是什么吗?
(5)上述材料中有多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你能找出来吗?(至少找出2处,在文章中用______划出来。)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 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一时期那一地区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3)材料三记载的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相权和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初二历史第四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