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空气中含量为21%的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两个氮原子   ;(4)三个水分子    ;(5)两个钠离子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图1                                      图2
(1)小刚为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2)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①乙醇是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②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               ;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      ;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小资料: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项目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KNO3
20.9g
31.6g
45.8g
63.9g
85.5g
110g
138g

 
①物质A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钾”)
②状态“④”时,物质A     溶解(填“部分”或“全部”)
③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现象:                         ;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①                   ②                       。
(2)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免赠贺卡;双面使用纸张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化合物,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甲→乙,则甲:      ;乙:       (用化学式回答),甲→乙的反应类型是          。
(2)丙为固体,丁为气体,且丙→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_____收集。
(3)实验室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     端进入,其验满的方法
是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C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2)上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实验是          (填序号)。为实现相应实验目的,该实验改进的方法是                           。
(3)实验A的实验原理是                             ,若实验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5,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两点)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1)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2)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氧气。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3)设计实验: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
 
有氧气生成
②取实验①静置后的上层清夜,              。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涉及的反应是
若需除去128克SO2 ,则需要多少克CO ?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7.5g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友情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m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来源:2011届北京市怀柔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A.78 % B.75% C.25% D.21%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分蒸发 B.菜刀生锈 C.冰雪融化 D.轮胎爆炸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其俗称为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石灰石 D.大理石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

A.H2 B.O2 C.N2 D.CO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总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加碘盐 C.食用醋 D.干冰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这里所说的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双氧水作消毒剂 B.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用于炼钢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3Fe + 2O2点燃 Fe3O4 B.2HgO△ 2Hg + O2↑
C.C + 2CuO高温 2Cu + CO2↑ D.2HCl + CuO CuCl2 + H2O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植物油 D.味精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B.氧化钠 Na2O C.硫酸锌 ZnSO4 D.氢氧化铜 Cu(OH)2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最外层电子数是16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其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比Na+稳定 B.Na得到一个电子变成Na+
C.Na和Na+化学性质相同 D.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SO2对空气无污染
C.y的数值为4 D.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       ;C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    。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主题馆“生态绿墙”建设集中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理念。“生态绿墙”能吸收   (填写化学式)气体,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实现自然界中碳氧转化。
(2)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乳酸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直接取水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
(4)世博会上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作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电 B.大量砍伐森林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尽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白色污染"(见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色污染"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B.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C.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玻璃破碎 C. 冰块融化 D. 铁丝弯曲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单质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例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中,纯度最高的是

A.河水 B.海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仪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用作反应容器 B.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玻璃棒用来过滤时引流 D.托盘天平用来称量物质质量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盐咸糖甜 B.热胀冷缩 C.美酒飘香 D.H2O2和H2O性质不同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 Na2O2 + 2CO2 =" 2X" + 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

A.NaOH B.Na2C C.Na2CO2 D.Na2CO3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某“海宝”玩具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为聚酯纤维。区别这两种物质的最好方法是 

A.燃烧法 B.摸手感 C.闻气味 D.是否溶于水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实验中,紫色小花变红的是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有: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软塑料瓶变瘪并发出声音 ③塑料瓶内液体由紫色变红  ④塑料瓶内液体变得烫手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CO2不能燃烧 B.CO2不支持燃烧
C.CO2密度比空气大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由4种元素组成
B.一个乙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C.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D.乙酸分子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4:3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内为纯净物 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C.该变化是化合反应 D.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C.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都转变为生成物)。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16届亚运会刚刚在广州闭幕,精彩的盛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亚运会是科技的盛会。
①广州亚运会使用了一种电能、太阳能混合动力电动车,用车顶的太阳能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板中大量使用硅,该元素的种类属于          元素。
②下列应用中,主要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
       
a.使用碳单质制作的赛艇        b.应用风洞原理制作的铁质标枪   
c.使用合成纤维制作的泳衣
(2)科学的饮食可以保证每一个与会者的健康。
①运动员能品尝到虾饺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茶点。制作虾饺的主料有虾仁、冬笋、猪肉、面粉等,其中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油脂。
②运动员需要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的疾病是(填序号)          。
a.坏血病     b.龋齿     c.夜盲症   
③人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下列有关钙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b.成年人比幼儿和青少年需要摄入更多的钙
c.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d.人体中钙元素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3)广州亚运会是绿色亚运,据报道广州亚运的垃圾100%实现了分类处理和回收。请举出一种可以回收的垃圾:          。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A.          B.          C.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下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这些物质中:
(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          。
(2)可以用于制作碳酸饮料的物质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可用作燃料的物质是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氢原子

 



——氮原子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          。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甲和乙合成丙的反应中,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          。
(5)现有10 g的甲和60 g的乙混合反应制取丙,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测定剩余甲的质量为4 g,则剩余乙的质量为           g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某小区下水管道中的气体样品进行研究。
已知:①下水管道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碳、甲烷、氧气、氮气、硫化氢(H2S)等成分。
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通入CuSO4溶液中,反应生成CuS沉淀和硫酸(H2SO4),从而除去H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有特殊臭味,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将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通过CuSO4溶液。
(2)将步骤(1)处理过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收集1小试管经过步骤(1)处理过的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该下水管道中的气体还含有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C或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探究火锅烟气中CO2、CO分别对人体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均为稀释的新鲜鸡血):
①    ②    ③
实验记录:

操作步骤
现象
I.
分别向试管①、②、③中通入氧气
鸡血颜色为鲜红色
II.
向试管①中通入气体A;
停止通入A,向试管①中通入氧气
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桃红色
鸡血颜色不变
III.
向试管③中通入气体B;
停止通入B,向试管③中通入氧气
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鸡血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

(1)向试管①中通入气体时,气体从导管口(填装置图中的序号)          处通入。
(2)试管②的作用是          。
(3)气体A为          。判断的依据是          。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本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火锅烟气中对人体血液供氧量有影响的是(填具体物质)          。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查阅资料】获得的资料有:
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强药效。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高温灼烧时会燃烧或分解。
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碳酸钙含量测定方法:将碳酸钙粉碎,加入已知浓度的过量盐酸充分反应,然后测剩余盐酸的量,根据消耗盐酸的量最终求得碳酸钙的含量。
澄清石灰水中的Ca(OH)2含量很少,100 g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含0.15 g Ca(OH)2。
【方案设计和实施】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种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长颈漏斗下部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3)加入药品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4)记录数据如下:

钙片质量
空洗气瓶质量
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质总质量
25 g
100 g
200 g
300.4 g

方案2: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为100 g,加入钙片质量为25 g):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100 g
200 g
300 g
400 g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
222.8 g
320.6 g
418.4 g
518.4 g

【分析和评价】
(1)方案1和方案2中合理的是          ,原因是          。
(2)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
(3)要使用【查阅资料】(3)中介绍的方法,还需要学习的是          。
【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铝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08 Kg的铝,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氧化铝才能制成这个铝锅?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此时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某种口服补液盐的成分和用量如下。

【成分】每包含葡萄糖11 g、NaCl 1.755 g、KCl 0.745 g、NaHCO3 1.260 g。
【用量】临用时,将一袋补液盐溶于500 mL温水中,一般每 日服用3000 mL。
(1)补液盐中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的是          。
(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          g。
(3)若在家中按照该补液盐中钾元素和钠元素的质量比,临时配制1包补液盐。如果钠元素全部由NaCl来提供,则需要用(写计算式即可)           g NaCl来代替原配方中的NaHCO3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先把试管取下,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熄灭酒精灯,再把试管取下,最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来源: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