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A.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如果贫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逮捕,所有借款都要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梭伦为解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的保护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路易·波拿巴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仅仅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套纲领。对内是秩序、权一,威、宗教和人民福利,对外是民族尊严。”“对内是秩序”主要是指拿破仑

A.挫败了反法联盟的进攻 B.镇压了保王党人的叛乱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1870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普鲁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法国高
B.1871年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1 948年柏林危机爆发——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D.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更先进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北平一些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们也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难当头,团结合作逐渐成为各界共识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被广泛接受
D.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开始合作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B.日本在华投资总量最大
C.最大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D.美国占据第一的时间最长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18名政府委员时,因共产党有7人,曾是毛泽东老师的徐特立立即宣布退出。这突出反映出共产党人                                         

A.具有强烈的高风亮节 B.能够抵制高官厚禄的诱惑
C.坚决维护“三三制”原则 D.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在于

A.推动民主化进程 B.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D.宣布平均分配土地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巴黎公社诞生140周年,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这一内容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选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和平法令》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完全得以保障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三 某同学学习了《戊戌变法》后对基础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中外纪闻强学会,康粱奔走救危机。光绪诏书要变法,救亡图存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1)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
(2)从材料三中,你能读出哪些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历史信息?
(3)有人认为维新变法尽管失败,但对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人权宣言》全文共17条,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宣言还宣布了法治原则,“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又指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关系如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三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度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县而促。
材料四 秦有天下……不数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五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六 元代设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区不仅地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蒙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
——互动百科网
(1)材料一体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并据材料一示意图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新皇帝”是如何变革政治制度的?
(3)针对“新皇帝”的政治变革,材料三、四、五是如何认识的?
(4)依据材料六分析元朝的行省制怎样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5)结合上述材料,从制度创新角度谈谈启示。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