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 ⑤⑥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d833c895d143ad4bd308947181025aafa40f0658.jpg

A. 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④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b物质可能是单质

D.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 O 2 ( C O )
通过 N a O H 溶液
B
N 2 O 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 a C l 2 C a C O 3 加水、过滤、蒸发
D
H N O 3 溶液( H C l )
加适量 A g N O 3 溶液、过滤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C、H、O、N、S、P、Na、Fe、Ba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     ;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      ;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     ;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3)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含 A l O H 3 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
(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 C 60 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 C 60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 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2)D所属物质类别(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 C O 2 ,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
实验方法
现象和结论
1
2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100 g N a 2 C O 3 溶液和153.7 g B a C l 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 g 。求: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湖北随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木材燃烧 B. 瓷碗破碎 C. 酒精挥发 D. 石蜡熔化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氧化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 食盐、石油 B. 干冰、洁净的空气 C. 铜绿、海水 D. 五氧化二磷、水银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下列各组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

葡萄、白菜 花生、大豆 玉米、面粉 牛肉、鸡蛋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量取液体 B. 闻气味 C. 倾倒液体 D. 加入固体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尿素 [ C O ( N H 2 ) 2 ] 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下列有关 C O ( N H 2 ) 2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B. 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 D. 由四种元素组成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B.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
C. 微粒之间有间隔 D. 任何微粒都不可再分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 . 9 g 质子数为53 原子序数为53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

A. 少量稀硫酸沾到皮肤上无需处理 B. 刚过期的食品仍可食用
C. 炒菜油锅着火时应立即盖上锅盖 D. 无色透明的河水可放心饮用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 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 土豆农膜容易降解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 t 3 ℃时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t 1 ℃~ t 3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t 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将物质的化学性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指自身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右图表示物质化学性质的分类与化学反应类型的关系。

⑴请用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序号填空:
,②
a.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氧化汞受热易分解
⑵请用除右图中以外的两种化学反应类型的名称填空:
,④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写出A物质的俗称: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⑶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填"有"或"没有")影响。
⑷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王同学在学习甲烷性质的有关知识后,查阅相关资料时惊奇发现,1体积甲烷完全燃烧时消耗约10体积空气中的氧气!当氧气不足时,其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还可能含有一氧化碳。请完成下列填空。
⑴写出甲烷( C H 4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在使用天然气灶具时应注意调节灶具通风口的大小,以免
⑶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最终会被耗尽,请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
⑷"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消耗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生活方式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填序号)。
a.随手关灯    b.鼓励多用私家车    c.节约用纸    d.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⑵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能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任写一种),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⑶如果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⑷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 F e 、② F e 2 O 3 、③ F e C l 3 F e C l 3 、④ C 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⑴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⑵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⑶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人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 ( N 2 H 4 ) 做燃料,用四氧二氮 ( N 2 O 4 ) 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 2 H 4 + N 2 O 4 = 3+ 4 H 2 O ,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 k g N 2 H 4 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 2 O 4 的质量.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安徽芜湖)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 p H ,其中显碱性的是(   )

A. 唾液 6 . 6 B. 胃液 0 . 8 C. 胆汁 6 . 8 D. 血液 7 . 35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内蒙古赤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钠在氯气中燃烧

C.

面粉爆炸

D.

铁钉生锈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内蒙古赤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铁棒成针 C. 木已成舟 D. 火上浇油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物质是(

A. N a O H B. N a H C O 3 C. C a O H 2 D. N a C l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三月,我市仁和区务本乡桃花盛开,花香扑鼻,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A. 分子间存在间隙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金属中,金属性最弱的是

Z n M g K A l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银不是银 B. 铂金不是金 C. 铅笔不是铅 D. 纯碱就是碱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 过量食用油脂能使人发胖,故应禁止摄入油脂
C.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 过量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2 B. A l C. O D. C H 3 O H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要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200 g ,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量筒 B. 托盘天平 C. 漏斗 D. 玻璃棒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中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合物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C 2 H 2 B. C 2 H 4 C. C 2 H 6 D. C H 4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银单质放入稀盐酸中: 2 A g + 2 H C l = 2 A g C l + H 2 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混合: M g S O 4 + 2 K C l = M g C l 2 + K 2 S O 4 双氧水分解: H 2 O 2 = 催化剂 H 2 O + O 2 氢氧化铝悬浊液跟硝酸混合: A l ( O H ) 3 + 3 H N O 3 = A l ( N O 3 ) 3 + 3 H 2 O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氮气跟氢气合成氨 B. 氨气跟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C. 植物吸收硝酸铵 D. 氮气由气态变为固态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 H 3 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会减小的是(

A. 蒸馏水 B. H C l 气体 C. P H 3 的稀硫酸 D. N a 2 C O 3 溶液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水鉴别 N a C l N H 4 N O 3 N a O H 三种白色固体
B.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加入到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得到稀硫酸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实验室中,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 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表格中它们两两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的正确顺序是



a
b
c
d
b
无明显现象

-

有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有气体生成

-

有沉淀生成
A.

H 2 S O 4 H C l N a 2 C O 3 B a C l 2

B.

H C l H 2 S O 4 N a 2 C O 3 B a C l 2

C.

N a 2 C O 3 H 2 S O 4 H C l B a C l 2

D.

H C l N a 2 C O 3 H 2 S O 4 B a C l 2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反应 X + 2 Y = R + 2 M 中,当32gY与X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8gM,且生成的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R的质量比为(

A. 4:11 B. 16:9 C. 8:11 D. 32:9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三个钠原子 ,两个碳酸根离子

(2)用 H + O H - M g 2 + S O 4 2 - 四种离子组成下列类型的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式:酸,碱,盐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以下材料:①陶瓷 ② P V C 塑料 ③不锈钢 ④丁苯橡胶
(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排放较少的温室气体并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1)温室气主要是指(填物质的化学式).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 S O 2 气体, S O 2 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一大环境问题是.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 C O 2 H 2 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 C O 2 H 2 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填序号)

乙醇( C 2 H 6 O 乙酸 ( C 2 H 4 O 2 甲酸( C H 2 O 2 丙酮( C 3 H 6 O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氯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2)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氯化钙溶液: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2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120 g 硝酸钾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我市遭受了严重的旱灾。
(1)人工增雨是缓解干旱的重要手段,干冰可用于人工增雨。撒在云层中的干冰升华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雨。
(2)施用磷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其中一种磷肥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Ca(H2PO4)2],该化合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3)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填写离子符号)离子的水。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写出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F为气体单质,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情况下,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表示为1: a 。如常温常压下氨气( N H 3 )的溶解度为1:700,表示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中最多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下表是一些气体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

编号




气体
H2
CO2
SO2
NH3
溶解度
0.018
1:1
1:40
1:700

某学生利用下图装置来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

(1)直接从 A 口进气,可收集上述气体中的(填编号,下同)

(2)直接从 B 口进气,可收集上述气体中的

(3)若集气瓶内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应从口进气,这种方法可收集上述气体中的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气体,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H C l 气体混于 C O 2 中,使制得的气体不纯。小明设计了下图装置来除去 C O 2 H C l

洗气瓶中盛装的液体可以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碳酸氢钠溶液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澄清石灰水
[实验与结论]
该小组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对比

(1)请你填写实验C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体
反应速度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B
产生气泡,速度迅速减慢,几秒钟后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气体,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 C O 2
C

(2)根据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 C O 2 的化学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迁移]
将上述实验C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小聪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溶质是 H C l ;②溶质是 C a C l 2 ;③溶质是 H C l C a C l 2 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后认为,上述三种猜想中有一种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对小聪的另外两种合理猜想,请你设计实验,并根据不同现象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属于哪一种猜想。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从攀枝花大黑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矿石。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取120g这种矿石样品进行煅烧(所含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7g。
(1)煅烧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为g;
(2)该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 u S O 4 固体粉末中含有 F e S O 4 杂质。取该固体粉末10g,全部溶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纯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A 和沉淀 A ,经测定沉淀 A 中只含两种金属单质。向沉淀 A 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沉淀 B ,沉淀 B 经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3.2g。计算:
(1)原固体粉末中 C u S O 4 的质量;
(2)滤液 A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来源: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四川攀枝花)do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