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以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介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应该兴起于商周时期。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范蠡人称“陶朱公”,后成富商的代名词。下列有关商人的说法,你认为值得怀疑的是

A.战国巨贾吕不韦,居然做了秦国相国
B.刘宋时商人因不满政府限制交易曾经发生骚乱
C.明清时期民间对外贸易发达
D.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闻名全国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市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是住宅区,坊是贸易区 B.汉代已有的市到唐代规模更大
C.市坊的界限到宋朝时被打破 D.市坊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时期出现纸币,元朝纸币使用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却广泛使用白银。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都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③明朝广泛使用白银的原因是革除元代弊政 ④明清时期白银使用日益广泛,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他们

A.众多商船出入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B.赢得了国家独立
C.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D.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A.坚持全民所有制 B.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歌手韩红在《天路》中唱到“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她歌颂的是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大秦铁路 D.鹰厦铁路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特殊的经济政策 B.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圳特区创办之初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人们的生活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和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大媒介包括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

A.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B.未来网络媒介会取代其他媒介
C.是传递信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的功能的扩展
D.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开始 B.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使世界局势趋于紧张 D.波及整个世界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的经济理论应属于
A. 凯恩斯主义     B. 自由放任主义     C. 重商主义     D. 行动主义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蔓延到全世
C.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严重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图中罗斯福与农民交谈中,涉及的话题主要是

A.提高农业产量 B.增加农业出口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修建水利设施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二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份比较表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份比较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52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到1956年又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该目标何时基本建立?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因何实现的?
(2)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 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举办了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博览会,它吸引了19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308万人次的参观者。
(3)假若你是导游,准备向游客介绍旧上海民族资本家荣宗敬的社交生活,你将如何介绍他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出新潮冲击下旧上海社会生活。
(4)你认为2010年的上海赋予了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涵义?

来源:2011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