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一种可降解的高聚物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等都是造成SO2污染的重要原因
C.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持续加快
D.氟氯烃的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火箭、导弹将大量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会加速臭氧分解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和用海水晒盐都利用了相同的物质分离方法
B.往盛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后,再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最后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
C.受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D.采用比色的方法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根据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换算成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Q元素的原子的K、M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L层的电子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氧化物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只存在一种分子
C.W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2价的氧化物有毒,对人体只有危害
D.Z的单质可由Z的氧化物与Y的单质反应制得,说明单质Y还原性强于单质Z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3—二甲基丁烷
B.等质量的甲醛、乙酸、葡萄糖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C.在一定条件下,使煤和氢气作用,可以得到液体燃料
D.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解NO制备 NH4NO3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X、Y皆为Pt电极,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阴极NO转化为B,B为硝酸根离子
B.电解一段时间,阴极附近pH升高
C.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的A为硝酸
D.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NO-3e+4OH=NO+2H2O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某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在点③处恰好中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8 ×10-5
B.点①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C.点③处溶液中c(OH-)= c(CH3COOH)+c(H+)
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 >c(CH3COO)> c(OH)> c(Na+)> c(H+)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可能含有Al3+、NH4+、Fe2+、Na+、CO32–、SO42–、Cl、NO3中的若干种。若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并得到X溶液,对X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该题忽略水的电离,且原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5mol·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O3和Al3+
B.白色沉淀C可能是Al(OH)3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Fe2+、SO42–、Cl
D.沉淀B可能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O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简单有机物合成高分子涂料黏胶剂I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式     
(2)G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②的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短周期的5种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原子电子层数之和是5;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的一种单质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于杀菌消毒;E与A在同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B的质量分数为17.91%,其水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该盐的化学式     
(3)写出工业制备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     
Ⅱ.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仅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称取6.3g固体X,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Cu2O+2H+=Cu+Cu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沉淀丙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    
(2)X的化学式是     
(3)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加热条件下,用氢气还原砖红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产物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 “N2(g) + 3H2(g)2NH3(g) ∆H<0”,而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一般可进行连续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 + O2(g) =2NO(g)        ∆H1=" +a" kJ·mol-1
N2(g) + 3H2(g)2NH3(g)   ∆H2=-b kJ·mol-1
2H2(g) + O2(g) =2H2O(g)      ∆H3=-c kJ·mol-1
若有34 g 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2)合成NH3达到平衡后,某时刻改变下列条件    ,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N2) D.降低c(NH3)

(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合成NH3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起始时H2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或“无法确定”)。
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大的是   (填字母)。
③若容器容积为1L,b点对应的n=0.15mol,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4)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4mol H2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合成NH3反应中N2的转化率,得到数据如下表:

上表中a、b、80%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填“>”、“=”、“<”、“无法比较”)。
(5)向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H2、N2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请在下图中画出平衡常数K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稀硫酸应放在     中(填写仪器编号)。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     、打开开关    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       
(3)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式量为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则该产品纯度为     。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来源:2015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