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心k存汉社稷,旄落犹还。”《苏武牧羊》中的“社稷”是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等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  
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  
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赋税制度的改革,收取货币地租。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15世纪的欧洲。在街上,小明与一个自称是达·伽马的人交谈起来,但小明很快发现这人并不是真正的达·伽马。他的理由不包括

A.达·伽马航行的目的是寻找更多的黄金和香料
B.达·伽马是葡萄牙人,他远航并非为了证实地球是圆的
C.达·伽马航行的方向是向西
D.葡萄牙人想传播基督教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B.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D.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慧聪网称:“(德国西门子公司)1872年向中国提供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1879年交付并安装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台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1899年承建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马家堡到哈德门)及配套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1913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间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36~1937年,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占西门子公司欧洲
以外各海外公司总营业额的21%,是欧洲以外最大的海外分公司。”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B.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C.两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中国是西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使得社会倒退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1921年创作)中,描写了他见到童年的小伙伴闰土。闰土在谈到他的生活时说:“非常难。第6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这一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的我国农村
①军阀割据,战乱不息  
②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  
③ 苛捐杂税繁多,农民入不敷出  
④ 自然经济完全破产,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都受到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⑤随着不断发展,改变了自身的劣势地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基本上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
B.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黑板报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首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从工业领域整顿全国经济。农场主经营良好可以使用‘蓝鹰’标记。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文中与历史不符的有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的”政治眼光来看,应当肯定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是

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B.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领域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C.开创性地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D.推行新经济体制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户农家,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们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

A.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C.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D.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恢复经济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应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下列图中B处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多快好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
k从“数量的满足” 到“质量的呼唤和走向理性消费”, 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从追求生活质量消费走向追求生命质量消费的转化。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二、三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新观念?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材料二 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它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的最大弊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启示?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材料三:深圳的变化

(1)据你推测,材料一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材料二表明我国当时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形成这个特点的必要性。
(3)分析材料二中左图到右图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优势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社会主义改革有什么新的认识?

来源:2011年辽宁省庄河六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