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地发挥了监察作用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

A.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到清末时期,孙中山对黄宗羲及和孟德斯鸠的思想推崇备至,诸如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并相继不断地努力实践了他们的思想主张。以下对孙中山极力推崇二者思想主张具体原因的解读,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黄宗羲、孟德斯鸠两人的思想主张均适应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需要
B.前者侧重于反封建专制之思想武器,后者侧重于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
C.黄宗羲、孟德斯鸠两人的思想主张引领了时代要求,深受孙中山喜欢
D.黄宗羲、孟德斯鸠两人思想主张的相通性,导致孙中山难以作出选择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论及史料与历史研究时说:“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的本身,并不就是历史,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历史。”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又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以下对上述材料关于历史研究的认识与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西方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呈现出较大的不同
B.历史研究进程中,务必注重一系列的科学选择
C.历史研究进程中的方法和史料的地位同等重要
D.历史研究就是人们对史料的再认识的主观体现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

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B.皇权加强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
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但就二者来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均是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推动的结果。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极其微妙的:“先期,二者间有较大矛盾和冲突,最终,矛盾却化解了”。以下对材料“经济区域集团与经济全球化”观点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都是生产力发展推进的结果
B.前者是实现后者的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C.在经济的初期阶段,前者阻碍后者,总体上却起推动作用
D.由于二者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从而最终实现了合二为一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工农业
总产值
国家财政
收入
国民收入
总额
工业固定
资产
农业
总产值
粮食
产量
棉花
产量
1956年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66年
约200%
194.4%
近180%
300%
124%
111%
161.7%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以下关于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认识和解读,理解明显有误的是(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此时期的经济政策,是中共“左”倾路线的鲜明体现
B.呈现出此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结构比例的不协调性
C.从表中能看出中国工业建设规模的宏大,成就的显著
D.此时期中国的经济道路,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   )

A.雅典对外战争频繁
B.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
C.雅典民主是有限的民主
D.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也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而荷兰人第一个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荷兰船几乎不装备武器。这样做(   )

A.使荷兰最终无法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B.是因为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打击了荷兰的海上优势
C.使荷兰每一次远航的风险增加,但造船成本和运费也降低,利润大
D.是因为荷兰国际关系处理得好,无海盗威胁,同时也降低了造船的成本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O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及其在1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代的欧亚大陆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海洋四通八达,技术与市场、原料与商品、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思想与艺术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全球化”的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与此同时,发生在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则十分有力支撑宋朝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南宋偏安半壁江山,城市化率,科技商业却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郑君之初航海,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岂郑君之罪也”;“哥氏之航海,为觅印度也,印度不得达而开新大陆,是过其希望者也……若我国驰骋域外者,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故其所成就者,亦适应于此希望而止,何也?其性质则然也。故郑和之所成就,有明成祖既已踌躇满志者,然则以后虽有无量数之郑和亦若是则已耳!呜呼!此我族之所以久为人下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1904)
材料三:“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演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出现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指的是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三中习近平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这一方案体现了当代中国怎样的外交新理念?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