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尴(xiá)陶(yě)挖心
B.揣(zēng)穿(záo)重峦叠
C.轩空(lóu)笃(dú)因地
D.慰勇(xiāo)逑(hǎo)前后顾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骆驼一进关,清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泥土的温馨和花朵的芬芳。走出关口,________________,只见一片好风光: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草坪后面,是_______________的花坞,春夏秋冬四季的花都在开放。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_________________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大湖。湖面的尽头是隐隐的青山,______________,像座翡翠的绿屏风。屏风上,点缀着无数红花,老远望过去,又像一张“万绿丛中点点红”的风景画……

A.豁然开朗万紫千红淙淙潺潺重峦叠嶂
B.别有洞天花团锦簇奔腾不息峰峦起伏
C.别有洞天万紫千红奔腾不息重峦叠嶂
D.豁然开朗花团锦簇淙淙潺潺峰峦起伏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惩戒失信行为,市文明办、市法院今年第四次联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B.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C.为了方便患者,提高效率,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详情请见告示。
D.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隐心,还须战胜富贵的诱惑”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隐心,就是要使灵魂有个安顿的场所。

A.隐逸之士往往通过亲近大自然,获得一种与天地自然同在的精神超脱。 B.他们往往在山川景物中忘怀世事、颐养情志、寄托理想。 C.陶渊明就有过“贫富常交战”的切身感受,朝廷使者的不时光顾、同学少年的飞黄腾达,都必然带来强烈的诱惑。 D.隐逸之士只有坚守其特殊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才能从身心两方面来战胜富贵的诱惑。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古代咏花诗的科学内涵
①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一直以来,人们赏析这些古代咏花诗的人文内涵,而对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其实在众多的咏花诗中不乏诗人对花卉形、色、香、味等自然属性的客观准确的描绘,对开花植物生长习性及与环境关系的细致深入的观察,并用形象生动的诗性语汇表达得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②古诗对花形有精彩纷呈的表述。咏水仙有“六出玉盘金屈卮”句,“六出玉盘”指白色的花被合生成碟状,先端6裂;“金屈卮”则指其内具黄色杯状的副花冠。剪春萝花瓣先端呈不规则锯齿状,像剪出的花边,被描述为“谁把风刀剪薄萝,极知造化著功多”。
③古时虽无“花序”的概念,但诗人已留意花在枝上排列的规则。如描写夹竹桃的“疏英灼灼分丛发,密蕊菲菲对节攒”,前一句说花集生成丛(即花序)着生在枝条的顶端,后一句指花朵相对生长在花轴的节上。“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则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伞花序繁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
④古诗中对花色的描写极其丰富多彩,言及桃、李有“桃红李白皆夸好”,说到石榴则是“猩血谁教染绛囊”,对桂花的表述是“花开万点黄”等,均是对单纯花色的准确表述。此外还有对复杂花色的精确说明,如写蜡梅的“洗却铅膏饰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饰道装”表明总体来说花被是黄色的,但花被片着生在下陷成囊状的花托上,且基部有紫晕,所以说“檀心浅露紫香囊”。
⑤古代的诗人们已关注到花与叶生长的时序。“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桃生叶婆娑,枝叶四面多”,说的是桃花先于叶开放,繁花遮盖了枝条,直到花后结实时叶才抽出来。而牡丹则是“叶帐阴成始放红”,当绿叶茂密成阴时才开花。此外,诗人们还注意到花开放的空间顺序,咏蜀葵有“向日层层拆,深红间浅红”句,“层层拆”说明了花朵由下向上次第开放,而这正是总状花序类植物开花的特点。
⑥对开花物候期的表述散见于众多古诗中,从中不难理出一年四季开花的节令顺序。梅花在严冬最先开放(“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早开是基于其自然属性(“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在梅花开过而严冬未尽时,迎春最先点缀春色(“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荷花则开在盛夏(“暑气炎炎正若焚,荷花于此见天真”)。桂花盛开在秋季(“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而菊花则绽放在晚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⑦古诗对开花持续时间也多有记述,特别对一些花期长的植物情有独钟,例如山茶花(“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野蔷薇(“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等。而月季是四季开花:“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⑧自然界花的物候期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更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较高的“山寺”比平原地区桃花开得晚,说明物候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延迟。
下列对全文中心内容概括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   

A.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的自然属性的介绍
B.古代咏花诗中对花形花色的介绍
C.古代咏花诗中对花与叶生长时序的介绍。
D.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物候期的介绍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而对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
B.“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伞花序繁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表明古人对“花序”已有研究。
C.早在古时人们都已经了解花开放不仅有时间顺序,而且有空间顺序。
D.古诗对开花持续时间也多有记述,特别是对一些花期短的植物情有独钟。

依据文本内容,对下列四句描写花的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荷花的颜色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红艳。
B.“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花开香飘万里。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强调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之早。
D.“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说明了花开放的时间持续很长,四季常开。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赵普独相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独相十年凡:总共 B.欲除某人为某官尝:曾经
C.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次日 D.帝从其请竟:竟然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事为己任

A.俯身倾耳 B.皆美于徐公 C.必分人 D.是以先帝简拔遗陛下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皇帝当初并不怎么重用赵普,曾经把他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但最终被他刚毅的性格所感动,他也以称职而闻名于世。
B.赵普很善于临机应变,使皇帝改变主意,有一次皇帝因雨不止影响大宴而发怒,赵普告知百姓正在宫外奏乐求雨,使皇帝转怒为喜。
C.赵普敢于进谏,临机制变,和邹忌一样善于讽谏。
D.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的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他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也体现在他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10分,每空2分)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③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在文天祥的《酹江月》中,作者用“蛟龙”比喻        ,“乾坤”一句抒发了作者      的感慨。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陪父亲睡了一夜
父亲来的那天正在下雨。
见到我时,父亲那刻着风雨劳苦的脸上满是歉意,他说:“你娘让我为你们送几块腊肉来。春上吃腊肉炒大蒜能治百病,还预防脑膜炎呢……”他边说边将那条随身携带的蛇皮袋往后挪了挪,生怕那条在客车上已擦满黄泥的蛇皮袋碍了我的面子。
到了我家,父亲脱下他那双湿淋淋的球鞋后显得有些慌乱,问:“孙儿和媳妇还没回来吧?”我赶紧把父亲迎进屋,找出拖鞋和袜子让他换上。我打开蛇皮袋,拿出两块足有七八斤重、去年腊月天就晒得黄金亮色的腊肉,最下面还有粗粗的一捆大蒜。
看到父亲坐在自己儿子家里,像一名偶尔窜进城市的盲流,我心底填满惭愧与不安。
妻子是城里长大的姑娘,虽说已下岗多年,却早在小城的商业街那一家小店经营服装,比我手头宽裕多了。她带孩子回来时,我刚做好饭菜,坐下同父亲用餐。儿子看到他爷爷正在吃饭,一张小嘴撅得高高的。我忙说:“乖孩子,快叫你爷爷。”平常十分听我摆布的儿子此刻连头也不抬,只自个儿打开电视看起来。妻见到门角放着一双沾满泥水的球鞋,洁净的地毯湿了一大片,对我怒目圆睁,同父亲照面也不打招呼,“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了。
父亲变得更加局促不安,一脸尴尬,仿佛一名等待老师打分的小学生。他停住筷子,嗫嚅道:“我本不想来,你娘说,这春上你们要多吃腊肉炒大蒜……”他不但没有一丝怨愤和委屈,倒觉得自己为难了他的儿子,懊悔不已。
坐在父亲面前,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只好不断地为父亲夹菜,说搭车挺累人的,年近六旬的人了,身体要紧,趁热多吃点。
我将父亲安顿在另一间兼作书房的寝室后,隔壁房的灯熄灭了。不知何时,妻子已把儿子拉进房睡去了。我拾掇完家务,又用取暖器为父亲烤干了那双湿漉漉的球鞋,掏出钥匙在锁孔里转了好一阵子,也没将房门打开。我知道,妻子赌气了,因为家里来了我乡下的父亲,父亲的水鞋将屋里的地毯弄湿一大片。
来到父亲睡的这间小房,打开壁灯,父亲并没睡,只见他背靠床头柜,正闭目养神。我问:“爸,没睡?”说着,递给父亲一支烟,并为他点燃。要是在家里,父亲坐在床头肯定已抽了好一阵子的烟。
可是,父亲这时正住在他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家里……父亲脱衣上床,笑眯眯地说:“儿啊,你小时候同我睡的时候,总爱让我为你搔痒,一搔就是大半夜。”父亲眼也不眨地看着我一件件脱去衣服,看着我将一双鞋子并排放好,看着我在他睡的另一头躺下,我说:“爸,坐了那么远的车,你也早些休息。”父亲像没听见似的,清了清嗓门,问我:“孙儿现在不常患感冒了呢?小伢子就爱三天两头感冒,三岁一过自然就好了。你小时候患感冒时,你娘就用热毛巾给你蒸背心……”
我就这样静静地睡在父亲的脚头,听他给我讲着。
过了一会儿,我说:“你那孙儿可越大越不听话,现在连他爷爷也不喊了,明天非揍他几下才是。”没等我把话说完,父亲便用脚踢了我两下,提高嗓音说:“三四岁的伢子懂个屁事,他不叫我爷爷,我就不是爷爷了?”接着便赶忙岔开话题,谈起今年春上泡秧的农事。他说:“这三月天老下雨,下得村子里没条像样的路好走了。你娘说,等天气暖和些油菜花开了,就让你把孙子、媳妇一起带回老家去住几天。”见我没吱声,父亲顿了顿又说:“娃儿的妈妈在外做生意也挺辛苦,家务活你就多做些。腊肉炒大蒜时,火要烧大,爆炒才好吃。你娘是拣瘦肉多的挑的,让孙娃儿、媳妇多吃点。”
父亲什么时候入睡的,我不清楚。在朦胧的睡梦中,我依稀感觉出父亲为我拽过被子;在关掉壁灯之前,他还站在我的床头看了我许久,才按下开关。我似乎还感觉到,父亲站在我身边深深地呼吸着。
第二天天未亮,父亲早早地起床了。等我起来,他已将昨日那条送腊肉和大蒜的蛇皮袋子收好。我问:“怎么不多睡一会儿?”父亲说:“家里事多呢,我急着要回去,你娘交待过……”父亲说一不二的脾气我知道,既然他决定要走了,我是没法子留得住他的。生活在别人的城市,生活在一群城市人的周围,农民的儿能为他的父亲做点什么呢?
我同父亲一道下楼,在一家早点餐馆里同父亲一起吃了早餐。在车站,望着渐渐远去的长途客车,我的眼里充满的不是泪水,而是昨夜陪父亲睡觉时,父亲留给我的一片温暖的慰藉。
按照事情经过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父亲到我家送腊肉,              ,妻子生气反锁房门,              ,父亲回家
品读下面句子,说说这个句子传达出人物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妻见到门角放着一双沾满泥水的球鞋,洁净的地毯湿了一大片,对我怒目圆睁,同父亲照面也不打招呼,“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了。
“生活在别人的城市,生活在一群城市人的周围,农民的儿能为他的父亲做点什么呢?”这句话流露出“我”哪些情感?
联系全文,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情节作具体说明。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已经启动,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进行以“身边的读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如果你的选题是“身边人的阅读习惯”,你想展开一次调查,请设计四个调查问题。
你准备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做问卷调查。可妈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安全,不让你去。请写一段话说服妈妈,令其信服。(字数100~120字)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问师父:“怎样创造奇迹?”师父答:“你现在为我做饭,一会儿告诉你。”饭熟后,师父说:“你开始做饭时,是生米;你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不是一个奇迹吗?”弟子恍然大悟。做,做事,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请以“做”为话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