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史记·货殖列传》序中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据此可知材料主张

A.商业由政府官营 B.政府应该干涉经济发展
C.农本商末,重农抑商 D.任商人自由发展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子·染惠王》(下)曰:“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仁者世禄,关市讥(盘问)而不征,泽梁王无禁,罪人不孥(意:妻)。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也,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的信息说明西周                                    
①实行井田制           ②关注民生         
③实行株连制度         ④已有关贸管理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时他还把道德看做是政治的基础,看做是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材料中孔子思想最接近的西方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泰勒斯 D.普罗泰格拉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满清政府驻某国使馆译员张德彝曾这样描写该国一历史事件:“‘胜利之师’三四万人归来。……这些人面目黝黑,步履蹒跚,有的走着走着就躺在了地上。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这师的模样!”此文描写的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梁启超在《说动》一文中,将“力”视为宇宙的本原,认为整个宇宙充满了一种宇宙力。力是万物的动力,是世界的源泉,世界之所以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渊源就在于这种无所不包的动力。材料中所说的“力”体现了      

A.家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
B.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C.牛顿的经典力学思想
D.普朗克的量子论思想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一幅西方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拒绝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
B.中国拒绝西方式民主、自由
C.西方民主适合所有国家
D.西方赞扬中国的强大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                       

A.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 D.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在民族市场起作用的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当今国际经济的现状及其分工的专断方式也阻碍着落后国家的起飞。……英国全靠其世界中心的地位,才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三世界各国也企求和渴望实现工业革命,但它们处于边缘。……”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落后国家无法实现工业化
B.第三世界国家缺乏实现工业化的内部环境
C.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外部环境恶劣
D.英国依靠世界中心的地位完成了工业革命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情景,在祝酒时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分歧”和“共同利益”分别指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遏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B.意识形态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C.台湾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D.意识形态问题——抵抗经济危机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2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说:“我们致力于在当前条件下恢复新制度的列宁主义面貌,清除它的积垢和变形,摆脱一切制约社会前进和妨碍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潜力的东西。”为此戈尔巴乔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B.提倡“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D.优先发展重工业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指出大卫作品《拿破仑加冕》和贝多芬作品《命运交响曲》所体现的艺术共性

A.重视理性,反封建色彩浓厚 B.强调内心感受,对理性王国失望
C.反理性,重视内心感受 D.批判社会现实,崇拜英雄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史学家弗里曼在1873年指出:“我们不应当怀疑,当不同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某些发明的时候,这些文明生活里的许多重大发明就会在遥远的时代和遥远的地方,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明出来。”按照弗里曼的意思,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A.特定的制度是特定环境的产物 B.历史上的发明都是偶然的
C.现实知识是研究历史的基础 D.研究历史应该与国情结合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王安石《促织》)
——摘编自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
材料二 各通商口岸输入洋纱统计表(1867~1892年)(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与报告)

材料三 郑观应提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原夫欧洲各国,以通商为大径,以制造为本务。……若有商而无工,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即今力图设计,切勿薄视商工。……张謇在《代鄂督陈立国自强疏》中指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用机器,精制造……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数,御侮自在其中。”
——摘编自《张之洞评传》
材料四  1922年爆发棉纺织业危机,大生纱厂危机严重,当时政府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日本在上世纪20年代初经济恐慌中采取了大规模的紧急救济措施,为各行业提供经济贷款援助。日本的大型企业、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所很快摆脱了困境,在随后的中日纱厂竞争中迅速拖垮了大生。……张謇寻求国外资金的支持,向美国资本家借款不成,大生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摘编自傅国涌《大商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织妇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67年~1892年中国进口棉纱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观应和张謇主要经济思想的异同。并说明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大生纱厂走向衰落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来源:2011年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