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
B.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C.Fe3O4俗称铁红,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
D.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酯化反应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会炭化发黑:C6H12O6(葡萄糖)6C + 6H2O
B.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2S溶液后,再加入NaCl溶液,黑色沉淀变成白色:Ag2S + 2Cl=" 2AgCl↓" + S2−
C.将NH3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H3 + H2ONH3·H2O+ OH
D.明矾的水溶液pH<7:Al3+ + 3H2OAl(OH)3(胶体) + 3H+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型糖
B.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和乙醛
C.己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它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ClO+ H2O + 2e= Cl+ 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C.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 + ClO+ H2O = Mg(OH)2↓+ Cl
D.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就能实现a→b→c→d→a转化的是

 
a
b
c
d
A
Cu
CuSO4
Cu(OH)2
Cu2O
B
N2
NO2
HNO3
NO
C
CH3OH
HCHO
HCOOH
HCOOCH3
D
Na
Na2O2
NaOH
NaCl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1L pH=3的H2SO4溶液与下列溶液混合,其说法正确的是

A.与等体积pH=11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7
B.与pH=3的CH3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3
C.与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一定小于7
D.与10L B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Ba(OH)2溶液的pH一定等于10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化学常见有机物A(C6H6O)能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和某药物中间体F,合成路线为: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W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反应类型 A→B:             ,E→F:             
(3)下列关于E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五组吸收峰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和E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1mol E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
(4)C通过发生聚合反应可生成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D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W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酚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跟饱和溴水反应时与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铝、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FeCl3溶液可以蚀刻铜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氢氧化铝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的一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作用机理是         
(4)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絮凝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
Ⅰ对;Ⅱ对。
C
铁比铝更易锈蚀
铝比铁活泼
Ⅰ错;Ⅱ对。
D
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可用铝罐储存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Ⅰ错;Ⅱ对。

(6)钢铁的析氢腐蚀简单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图某处稍作修改即可成为钢铁电化学防护的简单示意图,其中一种方法是将C换成Zn等比Fe活泼的金属,请完善另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PM2.5、SO2、NOx等是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它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
SO
NO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2)NOx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N2(g)+O2(g)2NO(g)   △H=             
(3)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Ⅰ.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当=1:1时,脱氮率最佳,已知每生成28g N2放出的热量为Q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Ⅱ.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中SO2和NO,可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①装置Ⅰ中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装置Ⅲ还可以使Ce4+再生,若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该装置中的溶液,当消耗1mol CH4时,
理论上可再生             mol Ce4+
Ⅲ.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如发生反应:
C(s)+2NO(g)N2(g)+CO2(g) △H=Q kJ/mol。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58
0.40
0.40
0.48
0.48
N2
0
0.21
0.30
0.30
0.36
0.36
CO2
0
0.21
0.30
0.30
0.36
0.36

①Tl℃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答一种即可)。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K3[Fe(CN)6]溶液。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      (填序号)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操作方法是             
(4)【查阅资料】①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②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  作
现 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拓展】另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来源:201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综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