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C.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一个生活在明朝时的人,下列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喜欢听京剧  ④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格地说,使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淡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皇权威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研究成果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基础的是

A.伽利略的天文学发现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D.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一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大卫·科波菲尔》 D.《玩偶之家》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个事件最有可能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为民众所了解

A.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用磁力产生电流”现象的过程
B.托尔斯泰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出版
C.赫胥黎与牛津主教威尔伯就进化论问题展开的辩论
D.1936年第11届奥运会的开幕式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持这种观点应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②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③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①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④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扩大就业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电影放映员      ②空姐              ③火车司机        ④网络管理员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三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材料三中体现了伏尔泰怎样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1)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何不同?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均田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来源:2010201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