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粕(zāo)勇(xiāo)狡(xiá)暗(huì)
B.轩(xiè)菜(xìnɡ)统(lónɡ)杂(yǒnɡ)
C.陶(yě)慰(jiè)咒(zǔ)穿(záo)
D.击(bó)据(jié)恐(hè)桑(zǐ)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
⑵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     ,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⑶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

A.完善折服悠久 B.完整佩服悠长
C.完善佩服悠久 D.完整折服悠久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陈祖德曾战胜日本杉内雅男九段,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击败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国人。
B.交警呼吁家长尽量不要驾车送学生到校,以免交通拥堵。
C.李娜最终不敌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遗憾屈居亚军。
D.社会公平从时序的角度可以分为过程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语文的实质是什么?A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B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C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D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与歌词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离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原文有删节
文章围绕唐诗和现代歌词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在当时多半也是用来传唱的。
B.唐诗与流行歌词在题材上也有相通之处。
C.唐诗让我们景仰,主要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D.唐诗与现代歌词都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的心。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诗更新换代其实很快,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在题材、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其实是大不相同的。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上有相通之处。
D.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为出色。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①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②,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③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
后救刘延于白马,攸画策斩颜良。攸深密有智防,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注】①殆:大概。 ②秉政:掌握政权。 ③桓文:齐桓公、晋文公。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也异:对……感到惊异 B.今直刺杀之以百姓谢:感谢
C.卓死会:正碰上 D.进攻之急:猛烈地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吕布勇无谋”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暮寝思之 B.引入塞 C.既济未成列 D.登轼望之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攸察觉张权脸色不正常,随即告诉了叔叔。
B.荀攸入狱后很善于自保,谈笑自若举动和寻常一样,因此被免罪。
C.吕布的士气还没恢复,曹军趁势攻击,吕布打败被俘。
D.曹操对荀攸赞赏有加,认为他的智慧超过颜子、宁武。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语句。(共10分,每小题2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4)文天祥在《酹江月》以“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抒发失去自由的感慨,其中“池中物”喻指                。“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表现了作者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母亲的三句话
⑴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⑵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⑶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⑷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⑸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⑹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⑺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⑻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⑼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⑽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⑾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⑿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⒀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仔细阅读文章,根据下面的提示,理清故事情节并填写相关的内容。
⑴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
⑶工作时,通过吵架一事,母亲教导“我”遇到不顺要乐观。
仔细品读下面句子,结合带点的词语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想法。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联系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吗?请简述。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政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针对学校里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准备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一次有关“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志愿者活动,作为志愿者的一员,你决心在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自觉践行节约。你认为节约资源,可以从哪些具体的事情做起?请拟定四条。
中午午餐后,有同学张某用教室里的桶装纯净水洗手,面对其他同学的指责,他振振有辞地说:“我出了钱的啊,用纯净水洗手更卫生!”作为班干部,你该怎么制止他,并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你说:“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50字)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往墙那边走过去,她总要善意的提醒别人,别走近高墙,但总有人不听。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第四天,老太太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想看个究竟。然而,危险就在此刻发生了,高墙倒塌,老太太被埋在废墟中。
提醒别人时往往是容易的、清醒的;但能够做到时刻提醒自己的又有多少人呢?
请以“提醒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

来源:2015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