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bìng)角(shuò)倒(hùn)号赏(lài)
B.央(měi)(zēng)恶(zuō)合讥(qiào)
C.箭(zú)蕴(jiè)(zhuō)摸烟(tà)
D.(wéi)杆窸(sū)(qì)望(hú)水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习练书法对于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其意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B.真语文就是要这样,老师本人要真诚,用真实而生动的方式真实演绎课文内容,孩子们有非常真实的反应。
C.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一词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有憾人心魄的效果。
D.煦暖的阳光驱散了冬日的寒气,萎靡的绿化树重焕昔日生机。宾馆内灯火通明,散发着柔美而热烈的光晕。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今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追名逐利,常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吸引大众的眼球。
B.医患关系紧张由来已久。如何缓解医患矛盾,从医生方面来说,窃以为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
C.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回味,他对世味的品评留给了我们难得的睿智。
D.要真正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少来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男子5000米接力A 组决赛中,尽管中国队员在出发后不久便摔倒,但他们成功逆袭,最终如愿问鼎,摘得一枚铜牌。
B.学校《诚信考试规则》已经正式实施,该规则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使学校有效地遏制了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C.中国外交部就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会见达赖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美关系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D.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曾经感叹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千龙网登出图表新闻,以漫画和图表形式解读习近平上任后的工作行程。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次序已打乱的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律《九日齐山登高》,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菊花须插满头归  ②但将酩酊酬佳节  ③与客携壶上翠微  ④牛山何必独沾衣   ⑤古往今来只如此  ⑥不用登临恨落晖  ⑦尘世难逢开口笑  ⑧江涵秋影雁初飞

A.①⑦②⑥⑤③④⑧ B.⑤④②⑥⑦①⑧③
C.①②⑥⑦⑧③④⑤ D.⑧③⑦①②⑥⑤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弃黔首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矣过:错
B.而陛下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C.是以泰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
D.藉寇兵而盗粮赍:给予,送给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②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
B.①今乃弃黔首资敌国②损民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人民也
D.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认为,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使秦国富裕强大。以此看来,客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B.文章指出,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也不能用,甚至连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不能用了。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劝说秦王,希望他不要赶走客卿,而加多敌国的力量。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2)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王最终“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联系作品,谈谈李斯是怎样使秦王收回成命的?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①齐己(864——939),唐诗僧。潭州益阳(今湖南宁乡)人。早年热心于功名仕进,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②望春台,京城的代称,代表出仕。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刻画了梅花______的个性,寄寓了作者______思想感情。
此诗题为“早梅”,“早”字一线串珠,贯穿全诗。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7分,每句1分)
①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④___________________ ,罾何为兮木上?(屈原《湘夫人》)
⑤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⑥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⑦____________________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
乡下人哪儿去了     王开岭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何谓乡下人?显然非地理之意。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荡,拖长,像歌。所谓赊小鸡,也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孵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小脑袋瓜还琢磨,你说,要是赊鸡的人搬了家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那岂不冤大头?
多年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
来春见。来春见。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他们把能省的心思全省了。
如今,恐怕再没有赊小鸡的了。
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这个新品种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他们擅长算术、崇尚精明,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羡慕和投奔城市的人越来越多。
山烧成了水泥、劈成了石材,树削成了板块、熬成了纸浆……田野的膘,源源往城里走。
城市一天天肥起来,乡村一天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
城门内的,未必是城市人。
城市人,即高度“市”化、以复杂和谋略为能、以搏弈和争夺见长的人。
20世纪前,虽早早有了城墙,有了集市,但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骨子里仍住着草木味儿。
古代商铺,大清早就挂出两面幌子,一书“童叟无欺”,一撰“言不二价”。
一热一冷。我尤喜第二幅的脾气,有点牛,但以货真价实自居。它严厉得让人信任,傲慢得给人以安全感。
如今,大街上到处跌水促销、跳楼甩卖,到处喜笑颜开的优惠卡、打折券,反让人觉得笑里藏刀、不怀好意。
前者是草木味,后者是荤腥味。
老北京一酱肉铺子,名“月盛斋”,尤其“五香酱羊肉”,火了近两百年。它有俩规矩:羊须是内蒙草原的上等羊,为保质量,每天仅炖两锅。
有一年,张中行去天津,路过杨村,闻一家糕点有名,兴冲冲赶去,答无卖,为什么?没收上来好大米。张先生纳闷,普通米不也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
我想,这祖上规矩,这死心眼的犟,就是“乡下人”的涵义。
重温以上旧事,我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草木味。
想想乡下人的绝迹,大概就这几十年间的事罢。盛夏之夜,我再也没遇见过萤火虫,也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们都哪儿去了呢,露珠一样蒸发了?
北京国子监胡同,新开了一家怀旧物件店,叫“失物招领”,名起得真好。
我们远去的草木,失踪的夏夜和萤火,又到哪去招领呢?
谁捡到了?
我也幻想开间铺子,就叫“寻人启事”。
或许有一天,我正坐在铺子里昏昏欲睡,门帘一挑——一位乡下人挑着担子走进来。
满筐的嘤嘤鸡崽。
(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消逝的美》)
联系全文,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乡村是素馅的,城市是肉馅的。”
“山烧成了水泥、劈成了石材,树削成了板块、熬成了纸浆……田野的膘,源源往城里走。城市一天天肥起来,乡村一天天瘪下去,瘦瘦的,像芝麻粒。”这一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试析其表达效果。
文中写老北京的“酱油铺子”和天津杨村的一家糕点铺这两则“旧闻”有何作用?
试探究作品最后一段文字的意蕴。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面这些语段出自儒家的主要经典,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习精神。这些关于学习的方法论言说,今天依然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请根据你的理解加以归纳,分条概括。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纵观中国历史,有着精彩人生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他们的思想、个性、追求、经历各不相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生实践“仁”的主张而不懈怠,是孔子的人生;“采菊东篱下”,“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是陶渊明的人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还我河山”,“精忠报国”,是岳飞的人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鉴湖女侠秋瑾的人生;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毛泽东的人生……
请以“精彩的人生”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二上期末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