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2100万银元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④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根本原因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中颁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其中,它们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历初年,出现“部权尽归内阁”状况,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六部从此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首辅实际上成为宰相
C.说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D.皇权受到内阁很大的制约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D.要求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C.将革命推向全国 D.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共产党领导 ③社会主义 ④共产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③《环境保护法》 ④《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你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①台湾内部分裂倾向的发展 ②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 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对抗 ④台湾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识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1)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           
──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三、我们党当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引自毛泽东1945年11月7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材料四、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引自1949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言论是指什么时期的事?
(2)据材料二说明,既然毛泽东说“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仍要如材料一那样让步?
(3)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是指哪些“顾忌”?
(4)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仍说要“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
(5)材料四中毛泽东的出发点和目的何在?
(6)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毛泽东的言论证明了什么? 

来源:2010年四川省泸州天立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