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专题五-1练习卷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经济状况是( )
A.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
B.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
C.已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打破了外国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
“一五”所完成的国家投资总额中,工业的比重占第一位,共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这一结果有助于( )
A.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B.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实现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 |
D.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村集体劳动,按出勤计工分,按工分分配,社员往往出工不出力。这说明( )
A.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
B.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C.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D.扩大了收入的差距,应该纠正 |
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这主要反映了( )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B.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C.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比较完善 |
D.当时经济成分单一 |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采取孤立和窒息政策,到195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但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这时候,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
A.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
B.发展工业,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
C.寻求苏联帮助,学习苏联的经验 |
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80.8%,集体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比重的19.2%,两者加起来,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00%。这主要反映了( )
A.我国经济实力雄厚 |
B.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
C.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完善 |
D.在工业领域,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 |
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②抑制了当时的通货膨胀,增加了财政收入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④使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④ |
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积累了几千亿元;农民每年向国家交的农业税在27亿~32亿元之间;通过农民储蓄这条渠道,国家积累了约155.5亿元。把这三项加起来,国家依靠农业积累的资金,1952~1978年累计达到了4452亿元左右,年均约171亿元,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比重,除1978年外,都在30%以上。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