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 D.晚清的文学创作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百人议事会的主要职责有
①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②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③两次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④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 D.③④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 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年张裕,历久弥香”。作为山东的百年老字品牌,张裕葡萄酒公司之所以维持和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
B.中华民国成立后,奖励实业的措施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C.国民政府鼓励兴办轻工业的政策与日本殖民者的扶植利用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D.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政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富民政策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A.反对霸权 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 D.不结盟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国家

 

 
年份

捷克
匈牙利
罗马利亚
保加利亚
1948年
68%
66%
29%
33%
1952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经济成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8月24日,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的发现当时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力学的推算
C.法拉第定律的推算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一一《古代行政区划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  (4分)从中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2分)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4分)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又名近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观念,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实也始终伴着多方面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演变历程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次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主要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哪些内容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各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述它的主要内容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3)19世纪60年代起,日本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日本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4)分析英国、德国、日本崛起道路的共同之处,并就中国的繁荣富强之路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1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