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安徽省双凤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以下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唐代长安城,下列有关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彻底打破
B.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
C.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D.政府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只允许一个城市对外通商,这个城市是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泉州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是靠机遇和实力实现的,它先后打败哪三个主要国家

A.西班牙、法国、德国 B.西班牙、荷兰、法国
C.荷兰、葡萄牙、美国 D.法国、葡萄牙、荷兰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为西欧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中,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万马齐喑究可哀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的哪一时期?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大中城市
C.经济特区 D.沿海开放城市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中西合璧性质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中国随着汽车、火车、轮船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现象,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认为交通工具急待改进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
①电影           ②电视           ③广播           ④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业 D.电报电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是

A.服务业 B.农业 C.工业 D.“新经济”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后来却严重制约着苏联发展的经济体制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斯大林模式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下列哪些国际组织被称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A.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B.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 D.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成果。欧洲一体化进程首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诞生在 

A.1988年北美 B.1994年北美
C.1967年 西欧 D.1993年欧洲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 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是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四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表格中的空白部分应填写什么内容?
(2)据材料二、三,分析开发浦东的原因。并简述其意义。
(3)你认为上海能够成功申办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稳定、繁荣社会。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罗斯福
材料二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
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材料三 “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改革开放30年》
(1)根据材料一,罗斯福的言论是在什么严重局势下发表的? 其目的何在?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赫鲁晓夫的一番话反映了当时什么现象? 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注意:不得抄原文)
(3)材料三中四川老人的感慨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他的家乡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请分析英国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怎样的具体措施?试举例加以说明。

来源:2010年安徽双凤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